我校广大教师以对教育的忠诚热爱、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对学术的精益严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广大学子不仅树立了远大理想,还具有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他们在学习上刻苦努力、拼搏进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年都有一大批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例如2001级学生吴继业以清华大学本专业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取该校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胡长伟、秦玉玲分别以哈工大本专业总分排名第一、第二的成绩考入该校理论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2级学生王军以同济大学本专业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入该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坚持以社会实践为手段,传承“太阳石精神”。我校把社会实践和工程实践作为培养学生具有“太阳石精神”的重要途径,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经常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深入城市、农村,深入企业、矿山,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研与社会服务。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不仅了解社会、提升了实践能力,而且具有了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品格。我校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成效显著,先后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示范高校、全国百支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校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被辽宁省团委授予“志愿服务辽西北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我校传承“太阳石精神”,培养一大批满足新时期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1990年毕业于采矿工程专业的王灏,现任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积极推动特许经营模式在城市大型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和理论研究,是国内最早倡导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引入特许经营模式理念及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专家之一,并首先在国内轨道交通领域按照特许经营模式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1994年毕业于铁道运输专业的秦志军,现任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他指挥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火车站。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在艰苦的青藏铁路建设一线、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还是在艰苦的煤炭生产建设一线,都活跃着一大批辽宁工大的学子,他们为青藏铁路的建设,为“神舟”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为煤炭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现代化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60余年来,我校为国家输送了5万余名各类人才。广大毕业生以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奋斗在各领域工作岗位上,无论是在危险的矿山井下,还是在艰苦的实验基地,他们一干就是几年、几十年,不仅传承了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校毕业生思想道德品质评价最高,优良率为97.59%;?在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专项问卷调查中,毕业生对教师敬业精神评价最高,优良率为95.44%,这些数字强有力地印证了“太阳石精神”已经成为我校改革发展和全校师生员工成长成才的不竭动力和源泉。石精神”,而且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摘自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网站(http://202.199.224.1/01xxgk/index.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