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工大团联发[2019]6号

关于开展201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葫芦岛校区团工委,各学院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感受建国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推进东北振兴、助力脱贫攻坚、投身乡村建设,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校团委决定联合教务处、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开展201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二、媒体宣传
学校新闻网:http://news.lntu.edu.cn
校团委太阳石之光网站:http://www.lngdtw.com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网:http://sxx.youth.cn/
201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微信公众支持平台 |
校团委微信公众平台 |
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
三、参加对象
1.本科低年级全体学生及未修满社会实践学分的其他年级本科生参加此次活动。大学期间,本科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不少于4周,未参加社会实践或参加社会实践未达到相关要求的,不能获得社会实践学分和成绩。
2.研究生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具体实践内容及要求由研究生院团委自主设定。按照教育部要求,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不少于2周。
四、实践内容
(一)重点项目
按照《关于开展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选题征集工作的通知》(辽宁工大团发[2019]8号)要求,经各学院推荐,共征集选题707项,校团委最终遴选出100项重点项目(附件1)。发起单位要结合各项目主题招募团队,并填写《2019年校级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登记表》(附件2),经审核通过,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网报备系统中报备后,即可开展活动。
(二)自主项目
各学院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原则,组织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提供六个方面的专题,供参考。
1. 理论普及宣讲团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宣讲报告、学习座谈、调查研究、政策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2. 历史成就观察团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等,开展参观考察、国情调研、学习体验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3. 科技支农帮扶团重点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开展农技培训推广、农业科普讲座、金融知识下乡、乡村规划引领、乡风文明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4. 教育关爱服务团重点围绕“七彩假期”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和“情暖童心”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程,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素质拓展、敬老孝亲等形式的精准关爱志愿服务活动。
5. 文化艺术服务团重点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艺术创作、惠民展演、全民阅读、文化普及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6. 美丽中国实践团重点围绕美丽中国建设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环境治理、科普宣讲、社会调研、发展献策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工作流程
1.选题征集(已结束)。为了增强社会实践效果,加强实践成果转化,校团委已于5月中旬,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选题征集工作。
2.组建团队(7月初)。重点项目由发起单位负责招募团队;自主项目由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社团或宿舍等为单位自行组团。每个团队由4到15人组成,鼓励跨学院、跨年级组团。
3.全面实施(7-8月)。发起单位或各学院团委自行决定各实践团队活动时间,并负责在活动开展前一周,将活动信息发布至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管理系统,并对其进行跟踪调控。
4.效果评估(开学前两周)。将实践报告、活动图片等成果上传至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管理系统。开学后的第二周,请各学院团委根据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学分认证并核定相应的成绩。
六、奖项设置及评奖原则
(一)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1.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有配套经费支持;
2.各团队有专人负责,组织周详,安全措施周密,无任何违规行为,无任何安全事故;
3.学生参与面广、素拓系统认证通过率高;
4.教师参与和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比例高,每支团队均有指导教师;
5.实践过程宣传好,形成对学校形象的正面报道和影响;
6.社会实践成果显著,形成高水平的实践成果;
7.在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内部评优工作中公平、公正和公开。
(二)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1.活动主题立意新颖,具有社会价值;
2.策划方案周密,可行性强;
3.申报材料规范,上报及时,符合学校统一要求;
4.活动准备充分,团队组建及培训到位;
5.活动组织实施得力,各项保障机制建全,实施效果好;
6.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无任何影响学校信誉事件发生;
7.积极配合学校的宣传报道。
(三)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
1.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转化成水平较高的调研报告或学术论文等。
2.社会实践活动选题鲜明,服务开展独具特色,被省级以上主流新闻媒体报道。
3.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能够长期合作,共建成果丰富。
(四)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1.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安排过程中,积极参与,认真负责,理论联系实际,以身示范;
2.实践过程中主动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无任何不良事件发生;
3.责任心强,亲自随队参与实践活动,所带团队未出现任何违规行为和任何安全事故;
(五)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真实可靠,社会实践申报材料完
备,填写符合要求,书写规范;
2.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为团支部、团队、同学参加社会实践做出贡献;
3.实践选题立意新颖,分析问题透彻、全面,能够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问题的分析新颖独到,实际操作性较强,实践成果价值较大;
4.严格遵守实践活动要求,积极配合学校宣传。
学校将根据校级评奖情况推荐参与国家、省级社会实践相关奖项的评选。最终获得国家、省级奖项的团队将予以相应的资助。
七、相关要求
1.安全第一。各学院要从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安全管理联络员等方面入手,做好做实暑期社会实践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在实践期间,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2.突出实效。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把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不断扩大工作覆盖和教育实效。
3.全程指导。各学院要切实发挥指导作用,从选题组队、项目完善、项目实施、项目总结等方面全程关注社会实践团队的活动进展,做好实践团队的咨询指导和管理服务工作。
4.网络报备。各学院请于7月20日前,组织所有参加实践的团队在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方网站进行团队信息报备,具体流程见网站说明。
5.成果转化。各学院要在活动中及时总结,对社会实践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团队、典型个人事迹进行及时宣传推广。积极培育优秀调研项目,注重社会实践成果转化。
请各学院团委于7月10日之前上交2019年校级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登记表(附件2)和2019年院级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统计表(附件3)纸质版一式一份,电子版发送到电子邮箱。社会实践过程中,即时上交本学院校级以上重点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关报道。开学后第三周,报送校级重点团队验收材料。
电子邮箱:lngdxtw@188.com
联系电话:0418-5110296(阜),15804291005(葫)
联 系 人:林老师,武老师
附件1:2019年校级暑期社会实践重点项目
附件2:2019年校级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登记表
附件3:2019年院级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统计表
校 团 委 教 务 处 党委宣传部
党委学生工作部
二〇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通知

抄报:校党委、团省委学校部、团阜新市委
抄送:校党委各部委办,工会,各学院党委
抄发:葫芦岛校区团工委,各学院团委,直属团支部
共青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 2019年6月28日
附件1: |
|
|
|
2019年校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项目 |
序号 |
发起单位 |
选题名称 |
活动类别 |
发起人 |
1 |
校团委 |
辽宁省应急物资储备和调用管理调研 |
推进东北振兴专项 |
苏海泉 |
2 |
校团委 |
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治理状况调研 |
推进东北振兴专项 |
林媛媛 |
3 |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
阜新市绿色矿山治理调研 |
推进东北振兴专项 |
赵宏燕 |
4 |
矿业学院 |
“振兴东北·治理矿区沉陷区”社会实践调查 |
推进东北振兴专项 |
荣 海 |
5 |
应用技术与经济管理学院 |
“多元化产业”擦亮沉寂的“工业锈带”——探访转型中的阜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
推进东北振兴专项 |
邹 宽 |
6 |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
青山绿水大美阜新,转型发展振兴东北 |
推进东北振兴专项 |
张 贺 |
7 |
机械工程学院 |
调研工业转型,复兴液压之都 |
推进东北振兴专项 |
卜佳正 |
8 |
理学院 |
城市交通路径优化的仿真研究 |
推进东北振兴专项 |
刘津庆 |
9 |
建筑与交通学院 |
关于交通与老旧资源型城市再发展阻力关系的调查及分析 |
推进东北振兴专项 |
汪睿阳 |
10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印象新东北-供给侧结构改革”实践调研 |
推进东北振兴专项 |
赵洪宁 |
11 |
矿业学院 |
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 |
创新创业实践 |
汪北方 |
12 |
矿业学院 |
煤矸石污染粘性土渗透特性演化机理 |
创新创业实践 |
王 勇 |
13 |
矿业学院 |
辽西黄土非饱和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 |
创新创业实践 |
王雪冬 |
14 |
矿业学院 |
贫困地区支教活动 |
公益志愿服务 |
蒋 思 |
15 |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
汇校友同庆七秩,传四海工大精神 |
服务校庆活动 |
石 莹 |
16 |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
高塔始于垒土,幸福源于基层——辽宁省阜新市伊吗图村基层调研 |
助力脱贫攻坚 |
杨瑞雪 |
17 |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
探寻共享单车未来边界——基于阜新市的调研数据 |
国情社情观察 |
赵睿妮 |
18 |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
志愿助村测天地之善心,共享温暖应十九大之号召 |
理论普及宣讲 |
谭春波 |
19 |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
寻初心,访故地,谱盛世华章——海州矿历史追溯和建国后的贡献 |
服务校庆活动 |
周阳阳 |
20 |
力学与工程学院 |
教育乡村行,筑梦新时代 |
文化艺术服务 |
孙艳姝 |
21 |
力学与工程学院 |
大学生专业与就业调查报告 |
国情社情观察 |
张永豪 |
22 |
力学与工程学院 |
让爱心簇拥老人 |
公益志愿服务 |
魏兵强 |
23 |
力学与工程学院 |
“使命呼唤担当,责任指引未来”十九大精神宣讲 |
理论普及宣讲 |
付恩越 |
24 |
机械工程学院 |
手牵手参与扶贫济困,心连心建设和谐家园 |
助力脱贫攻坚 |
李博泓 |
25 |
机械工程学院 |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
创新创业实践 |
张志博 |
26 |
机械工程学院 |
爱心义务支教 |
公益志愿服务 |
白鹤轩 |
27 |
机械工程学院 |
“史补遗驰”主题调查 |
国情社情观察 |
王 新 |
28 |
机械工程学院 |
“大学生中国梦”宣讲团宣讲活动 |
理论普及宣讲 |
张政玮 |
29 |
机械工程学院 |
不一样的辽工大——学校卡通地图制作 |
服务校庆活动 |
迟欣然 |
30 |
建筑与交通学院 |
手绘家乡观新貌 |
美丽中国实践 |
赵玉英 |
31 |
建筑与交通学院 |
青春微公益专题计划 |
服务校庆活动 |
刘雨婷 |
32 |
建筑与交通学院 |
贫困村镇助贫攻坚专题计划 |
助力脱贫攻坚 |
夏振杨 |
33 |
土木工程学院 |
寻友迹——溯源初心,薪火相传 |
服务校庆活动 |
赵瑛琪 |
34 |
土木工程学院 |
不负青春——创业新方向 |
创新创业实践 |
李 伟 |
35 |
土木工程学院 |
观民生百态——建国70周年民生民情调研 |
国情社情观察 |
陈聪聪 |
36 |
土木工程学院 |
阜新市垃圾分类状况的调查研究 |
国情社情观察 |
赵 敏 |
37 |
土木工程学院 |
关于阜新玉龙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
国情社情观察 |
沙立勐 |
38 |
土木工程学院 |
共享经济对阜新地区的影响 |
国情社情观察 |
张哲铭 |
39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脱贫攻坚中的工大力量——工大扶贫干部随访 |
助力脱贫攻坚 |
高永新 |
40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三棱镜课堂——大学生暑期支教课堂 |
公益志愿服务 |
董世知 |
4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青春助力中国梦——“新时代新中国” 理论宣讲进乡村 |
理论普及宣讲 |
郭东旭 |
4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生命之源——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 |
公益志愿服务 |
项 杨 |
43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阜新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
美丽中国实践 |
刘学茹 |
44 |
理学院 |
“关注食品绿色健康,提升生物科学素养”食品创新、健康理念宣传计划 |
创新创业实践 |
张喆双娇 |
45 |
理学院 |
博弈论应用 |
专业特色调研 |
王宇琛 |
46 |
理学院 |
阜新市市民对食品中生物技术安全的了解情况调查报告 |
专业特色调研 |
鄂治州 |
47 |
理学院 |
乡村致富,电子铺路 |
助力脱贫攻坚 |
王力恒 |
48 |
理学院 |
桃李园特色食品公司产销一体化 |
创新创业实践 |
赵 硕 |
49 |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
典型村镇脱贫经验对我国扶贫攻坚战推动作用的调查研究 |
助力脱贫攻坚 |
杨 万 |
50 |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
弘扬法治精神,志愿温暖边疆--深入西藏开展法治调研宣讲 |
依法治国宣讲 |
多布杰 |
51 |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
空巢老人的现状调查和保护政策探讨——以阜新市为例 |
专业特色调研 |
李至柔 |
52 |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
社会关系网络对辽宁外出务工农民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
专业特色调研 |
曲相昱 |
53 |
外国语学院 |
关于满族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的调查 |
创新创业实践 |
周 扬 |
54 |
外国语学院 |
借助知行翻译工作室,喜迎校庆70周年 |
服务校庆活动 |
周 扬 |
55 |
传媒与艺术学院 |
“普”传四方——2019年推普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助力脱贫攻坚 |
吴万春 |
56 |
传媒与艺术学院 |
探文物古迹 传中华文明 |
公益志愿服务 |
陈 振 |
57 |
传媒与艺术学院 |
“青春筑梦,爱心护航”支教残联志愿服务 |
公益志愿服务 |
牛婧锜 |
58 |
传媒与艺术学院 |
彼黍离离,载获济济——阜蒙县美丽乡村摄影实践活动 |
国情社情观察 |
赵怡森 |
59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开展农村基层科普,传播新时代环保理念 |
美丽中国实践 |
刘 洋 |
60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美丽农村宣传活动 |
国情社情观察 |
王 琪 |
61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阜新市细河区空气质量监测计划 |
专业特色调研 |
范荣桂 |
62 |
应用技术与经济管理学院 |
热血青春中国梦 雷锋精神不打烊——传承雷锋精神宣讲团 |
理论普及宣讲 |
张绍峰 |
63 |
应用技术与经济管理学院 |
回首七秩征程 我爱你中国—— “献礼建国、建校70周年”微视频 |
服务校庆活动 |
王一博 张绍峰 |
64 |
应用技术与经济管理学院 |
阜蒙县蜘蛛山镇胡宝吐村美丽乡村墙绘活动 |
国情社情观察 |
邹 宽 |
65 |
体育学院 |
“体育青年行”篮球专项普及志愿服务 |
公益志愿服务 |
李叙瑶 |
66 |
工商管理学院 |
建国70周年宣讲 |
理论普及宣讲 |
张昕宇 |
67 |
工商管理学院 |
喜迎祖国与母校七十华诞 ——寻校史,探索母校与国家政策斩不断的“缘” |
服务校庆活动 |
王雨梦 |
68 |
工商管理学院 |
学生宿舍通宵问题调查与研究 |
青年规划调研 |
温永双 |
69 |
工商管理学院 |
“勇于追梦心向党,我与祖国共成长”宣讲活动 |
理论普及宣讲 |
马少杰 |
70 |
工商管理学院 |
探寻总书记初心 弘扬梁家河精神 |
国情社情观察 |
肖若琦 |
71 |
工商管理学院 |
人工智能+河滩湿地处理 |
创新创业实践 |
于嘉欣 |
72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为建校70周年献礼之重温同学情 |
服务校庆活动 |
张明悦 |
73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普及生态教育 减少白色污染”计划 |
国情社情观察 |
郭继珺 |
74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新时代之美丽中国专题计划 |
美丽中国实践 |
李 俏 |
75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聚焦脱贫攻坚,践行青年职责 |
助力脱贫攻坚 |
刘乙雁 |
76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城镇居民幸福指数调研 |
国情社情观察 |
闫玮丹 |
77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参访校友足迹,感受榜样力量,传递母校问候 |
服务校庆活动 |
于 淼 |
78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七秩弦歌沧桑砥砺,万千桃李薪火传承 |
服务校庆活动 |
于 淼 |
79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
助力脱贫攻坚 |
曹若彤 |
80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关于兴城海岸污染情况的调查 |
国情社情观察 |
王 媛 |
81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设计竞赛备赛实践活动 |
创新创业实践 |
宁志馨 |
82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保护海洋环境计划 |
公益志愿服务 |
邵婉彤 |
83 |
软件学院 |
相约夏日海滨,共建美丽兴城——助力兴城夏日海会暑期社会实践 |
美丽中国实践 |
李天昊 |
84 |
软件学院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合的可行策略研究 |
创新创业实践 |
刘静远 |
85 |
软件学院 |
“低碳理念,古城先行”——以宁远古城为例探究“垃圾不落地”方案的推广 |
专业特色调研 |
石婉秋 |
86 |
软件学院 |
当新媒体遇见民间故事 |
公益志愿服务 |
赵 忱 |
87 |
软件学院 |
青春在乡村绽放 |
助力脱贫攻坚 |
吕奕铮 |
88 |
软件学院 |
向校园贷说NO! |
公益志愿服务 |
谢梦婷 |
89 |
软件学院 |
笔画校史 |
服务校庆活动 |
陈雨涵 |
90 |
营销管理学院 |
辽宁省水资源基本情况及实施情况调查 |
国情社情观察 |
赵泽辛 |
91 |
营销管理学院 |
朋克养生法是真养生还是真作死?——90后对养生认知的调查 |
专业特色调研 |
高晓倩 |
92 |
营销管理学院 |
城镇居民电商扶贫类农产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助力脱贫攻坚 |
吴正祥 |
93 |
营销管理学院 |
关于辽宁省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调查 |
服务校庆活动 |
刘 聪 |
94 |
营销管理学院 |
“三城联创”下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现状调查研究——以锦州、葫芦岛为例 |
国情社情观察 |
冉德睿 |
95 |
矿业技术学院 |
“分类有道,垃圾成宝”助力美丽乡村 |
助力脱贫攻坚 |
郭 晋 |
96 |
矿业技术学院 |
书客考研公寓-给考研学子创建一个温馨的家 |
创新创业实践 |
高健民 |
97 |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尊重基层服务人员——让善良与正义一直在心 |
国情社情观察 |
胡 悦 |
98 |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公益志愿者——关爱环卫工人 |
公益志愿服务 |
何晓祥 |
99 |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情社情调查 |
国情社情观察 |
刘 美 |
100 |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献礼建国70年,青春建功新时代”——建国七十周年成就调研 |
国情社情观察 |
张宁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