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首页 机构设置 走进太阳石 电子团刊 文件资料 校园新闻 学院动态 青春风采 公告通知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青春风采 >> 正文 返 回 
太阳石物语--城市,文化之迹(二)
发布时间:2012-05-22  浏览次数 次  发布单位:校团委 发布人:大学生记者团

文化是需要载体的,城市文化也没有理由例外,毕竟它孕育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诸如思想,也承载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又如光阴。然而我并不满足于描绘这样一种载体,这样一种证明着城市文化的存在,这样一种自己没有能力和勇气去诠释的时间概念和地理信息。自然地,我选择了些许地标,进而可以准确地回应记忆,规划未来。要知道,在阜新这样一座城市当中,不算僻静又不及喧嚣,积极发展却不及繁华,这样的一所历史悠久,而今蓬勃发展的大学及其衍生出的大学文化会酝酿出怎样的影响。对于工大,需要雄鹰的伟岸;同样,对于阜新,也需要工大的积淀和力量,这点确信无疑。每当自豪地站在雄鹰广场上,朝雄鹰锐利目光的方向看去,倔强地拨回岁月的钟摆,那情,那景,那泛黄的幕幕叠叠,褶褶层层,皆宛如重映一般。

相比于连接阜新市交通网络的主干道中华路,我却对工大正门前的爱国街情有独钟。这是一条再熟悉不过的街,然而我毫不迟疑将它视为一处地标,只因在岁月和情感的冲刷下,唯有它的模样日渐清晰。这绝对不是偶然,绝对不是。如若对于我,九零年代的影子可以称为叛逆和珍惜,那么对于这条爱国街,那影子便是发展和蜕变,在这点上,地标是追随着城市的发展方向的,毋庸置疑。爱国街的魅力不在于其变化本身,更不在于其渐渐变化的形态,其实这一切终究还是离不开文化。只是在它的身上,文化的载体较为特殊,那便是缩影于我国同时期蓬勃发展又势头迅猛的电子计算机行业。当然,这个载体的成熟是需要一定的文化促进因素的。在这里,这个因素叫做——大学生。

在当今这个无线互联时代或者说还不够准确的后PC时代,电子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我不认为科技可以完全脱离文化而存在,那样的科技是没有温度的,是冰冷的。同样,电子计算机可以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载体,大学生的新思想也可视为高新技术乃至城市文化乃至整个文化产业众多载体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的不是电子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态势,而是大学生们作为时代发展的见证者赋予了城市文化一种华丽的温度——青春。

回忆起来,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和兴起还是有些突兀,反而言之这也是大势所趋。只是在兴起之前,大学生们早已开始了前进的步伐。没有鼠标,甚至没有友好的图形界面,只能通过在键盘上输入命令来控制计算机;同样在九零年代,大学生们没有手机可以用,没有盖浇饭和洋快餐可以吃,更没有高调的恋爱可以谈,甚至没有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课余生活和文化产品。不过他们还是走在了科技文化发展的最前沿,引领着城市文化的积极化与年轻化的发展。从当时的DOS到现在的Windows,也无论是当时的精英教育还是现在的大众教育,大学生们始终都保持着对于新鲜文化及其载体的渴望,如此确切地认为,以至于多年以后我依然无法忘记当年那些大学生们热衷于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虔诚神情。也终于在多年以后,当我自己成为了他们其中的一员时,在城市文化的长流中,在爱国街这条城市文化长流里泛起的小舟上,对电子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和对于城市文化的传承自然发酵出了一种独特的掺杂着经历搅拌着幸福的深刻理解。

现在走在这条爱国街上,全然不见了当年“电脑一条街”的情景。不过好在街旁的建筑物大都未有改变,总还是保留了些城市文化由浅到深的痕迹和由远及近的味道的,总还是可以坐在街旁的奶茶店里,一边欣赏街景,一边近身感受在时光的列车里聆听城市文化路过的声音的。一年一年这样过去,爱国街送走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也见证了一轮又一轮的青春,也镌刻了一页又一页城市文化的起承转合。现在爱国街旁的生意门店以饭店居多,每天都能看到年轻的大学生们说说笑笑走在这条街上,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每一刻都在承担着城市文化起承转合的独特使命,只是他们不知道这条普普通通的街曾经有多少年轻人怀揣着待放的梦想走过罢了。

工大正门前,爱国街两旁的高层是后来才建起的,曾一度觉得以它的高度会挡住很多的东西,包括城市文化的魅力和穿透力。可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当我看到了爱国街作为一处倔强的地标,作为一种传承的起始,已经将电子计算机行业,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的发展引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已经将这样一种特殊的城市文化形态一次又一次地浇灌在了每一个年轻人的心间时,我终于欣喜地发现,原来,城市文化的魅力是永恒的,城市文化的穿透力是无穷的,何碍时间,无关空间,只随着日落日出,伴着城市奔跑前行。

(校团委大学生记者团 钮琪)


自网站建设起已访问

共青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 《太阳石之光》电子团刊编辑部 版权所有.
■  辽宁省阜新市中华路47号  邮编:123000      ■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南大街188号 邮编:1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