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风飘落的年华
在很多时候,我们曾抱怨过时间过得太慢:为什么假期还没到来,为什么课堂时间那么漫长,领导的发言为什么还没有结束……当真正到达我们所期待的日子时,回首再看时间过得是那么的快,以往的事情似乎只发生在昨天。但是,不管时间过得慢或快,我们总得要随着时间的步伐渐渐长大,然后渐渐老去。
我读丰子恺的《渐》总结出:“渐”是让人最享受的毒药。人们在渐渐地接受着周围一切事物的改变,也在被周围环境渐渐地改变着。在这“渐”的过程中人们感觉不到极度的痛苦或欣喜。然而某人若突然从生机勃勃的青年变成了糟老头子,或突然从腰缠万贯的富豪变成了一无所有的乞丐,那么他会接受不了这突然的改变,相反这些结果若是在长时间过程里形成,人的悲伤程度就不会那么强烈。有时候我们在回忆过去,回忆很久以前我们的模样,我们曾今的快乐时光时,然后突然将记忆的箭头直指现在,发现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变化之大,以致无法承受这种主观上所感觉到的突然变化。解决办法也是一个“渐”字,将自己的记忆一页页地翻而不是突然结束。但可悲的是有的人的记忆只有开头或很久以前的某个片段,只记得自己最初的样子和现在镜子里自己的摸样,那一渐变的过程里没有记忆,硬要回忆的话也就只有类似吃饭、睡觉之类的日常例行事件,并无触及记忆细胞并使之深刻记忆的特殊事件,所以到最后,这部分人真的在年终之时像徐志摩说得一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因为他们未曾为某一片云彩追逐过,所以他带不走任何一片云彩,相伴其长眠的只有那副被渐渐老化的躯壳罢了。
在年华随风飘落的季节里,我们无法将时间逆转,唯有在它飘落之前认真地过好每一个日子,让记忆不再空乏。有一句名言:“专注的人失去周围的一切,而他得到的却是人生中最亮的那一点。”人在专注于某件事物时往往忽视周围的一切,同时也被周围的一切所忘记,而当因他的专注取得了某种成就或收获时,别人会发现他得到的胜过周围的一切。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经历过高考的人来说,为高考复习的经历是绝大多数人“专注”的典型事例。我们常常回忆高考前的那段看似单调却着实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是因为在那段日子里我们真正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获得了精神的满足。我想,人的一辈子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在一生之中总该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件事情里面去,让自己有一段值得回顾、值得自豪的记忆吧。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们之所以取得卓越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一生专注于一件事情,而他们在专注的过程中并不会考虑所专注的对象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报酬或后果,他们追求的仅仅是一种忘我的快乐境界。然而,也往往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取得成功。作为在地球耗费一定资源而活着的我们是否也应该忘掉自己一回,专注于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而所谓“价值”的判断也全由自己制定标准,它完全可以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定:或是一项兴趣爱好,或是真诚地爱某个人……所以,要较长时间地专注于一件事情也不是那么困难。
在年华随风飘落时,希望你我都不再彷徨、不再后悔没有及时把握那些逝去的光阴。在渐渐之中专注于自己所爱所想的事情,到人生的终了之时,我们只要轻轻挥一挥衣袖,自会有一片云彩为你我送行。
(校团委大学生记者团 蔡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