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首页 机构设置 走进太阳石 电子团刊 文件资料 校园新闻 学院动态 青春风采 公告通知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青春风采 >> 正文 返 回 
太阳石物语--名即人生
发布时间:2012-03-13  浏览次数 次  发布单位:校团委 发布人:大学生记者团

“小公孙……”,一声干脆的称呼,将我的思绪扯进了回忆。

给我打电话的这个人是我的好哥们,从小玩到大,人是一直陪着我,但他的名字却换了又换,似乎要挣出我对他的记忆。广川,是我认识他的第一个名字,简单明了,几笔勾勒出广袤无垠,川流不息,壮丽的人生画卷。对他,这也是我惯用的称呼。那时,我俩成绩相当,但发挥失常的他,走进与我不同的高中。他的妈妈信命,觉得名字中不满五行,遇事不顺。中考后,每次去他家,总见阿姨翻一本旧黄的小册,手在不停地比划着。一天,我躺在他的屋里,隔着贴满壁画的墙,兀然听到阿姨笑道:“就这个了,以后你就叫翰筠,样样齐全。”他回到屋里,顺手扔了一个苹果给我,“听到没,现在我改名了。”我眯眼笑了笑。三个春夏秋冬转眼即逝,或许是天公不作美,他高考失利了,我陪着他坐在楼口上,一起郁闷,因为我知道,理想的专业也要离我而去。收拾好重重的行囊,我俩又一次各自奔向远方。时隔一年,再次通话响起,“天喾,我先走了”——“好,先去吧”。电话那头头隐隐约约传来不属于我俩的对话。“这是叫你的?”——“以后可以叫我’酷哥’啦,哈哈……”。可以想象他那嬉皮笑脸的样子。

这是他第二次换名字,不知他老妈又把那旧册子翻多少个来回,嘴里嘟囔出多少个花样百出的汉字,一笔一下划掉多少备选,才定下这名。我虽记住他的新名,但从没开口叫过。不管换的是什么,我已习惯称他“广川”。当我们呱呱落地时,专属的名字就赋予在我们身上。这个代号是属于我们的标志,而非书写我们人生的代码,不是它的条条框框规划我们人生。恰恰相反,是用我们人生的魅力,去填写代号的荣誉勋章。换了名字,不一定就换了个人。

除了父母,长辈赋予我们姓名,我们也会得到他人的馈赠名字——外号。一个外号可以伴你一生,也可能在某一个圈子兴起,在另一个圈子却藏得紧。拿我自己来说吧。爱笑的我,在别人看来,我的眼像天边一线,还不是水平的那种,小时候人送外号“眯眯小香蕉”。

拿我的特点起名,这也算非常贴切,形象了。当然还有其他版本。时间在走,圈子在变,当我完全脱离这个环境,“眯眯小香蕉”也就驻扎在回忆里,但会有一个去替代它。一首歌让“小强”风靡校园,恰巧我名里也有个强,很荣幸加入了这个“强”大之队。当俩个“小强”撞到一起,尴尬出现了,你叫的是哪个?或许我的高中同桌更滑头,一天突然冒出一句:“小-弓-虽”。“你在说什么?”我满脸疑惑,“对,就这个啦,以后你就叫小-弓-虽”。边说还边给我比划了一下。我无奈地笑了下,“好一个拆分法,不过听起来还不错。”传着传着,我就成了“公孙少爷”。

可能,我们真得长大了,有些幼稚的游戏也玩不下去了。外号没人送了。但我们学会使用QQ,人人……开始给自己加上各式各样的昵称。那时是圈子在变,现在是思想在变,昵称不定期换,频繁连自己都忘记了。当看到别人的昵称时,傻傻地说:“这个我用过”。

父母起的名字,是寄托他们的希望;朋友起的名字,是给予他们的认识;同学起的名字,是奉献他们的理解;自己给自己起的名字,是盼望自己过得好一点……

就像一战成名的林书豪,记住他自然就要记住他的名字,那是我们认识的代号,不是人人都叫林书豪,不是你用这名字,就能一战成名。人如其名,夸的是你,而非名字。用自己的人生,去诠释名字,这个代号会让你存在更久。

(校团委大学生记者团 姜志强)


自网站建设起已访问

共青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 《太阳石之光》电子团刊编辑部 版权所有.
■  辽宁省阜新市中华路47号  邮编:123000      ■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南大街188号 邮编:1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