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造自己的舞台 演绎精彩的人生
高考605分,是命运捉弄,还是缘定于此,他来到了辽宁工大。但他不曾失落,更不曾后悔。四年的时光,他分秒必争,每一次机遇,他都紧紧把握。临别之时,他祝福工大,他更感恩工大。
陈洋来自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07-1班,曾任社会保障研究会会长、院自律委员会主任,现担任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第二党支部副书记,社保07-1班班长、社保10-1班辅导员,王国辉院长本科生导师制负责人,在他的指导下成功申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发表学术论文9篇。并被保送为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年硕士研究生,由王国辉院长担任导师。
诚朴求是 以积极的心态探索未知
高尔基曾说:“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这句话一直铭刻在他的心中。因此,进入大学后,他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在不断的努力下他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等荣誉和“校三好学生”称号,并且一次性通过了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
做一名专业的学术人才一直是他向往的目标,因此他在大一下学期就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尝试写论文,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天道酬勤,含泪播种后,他领略到了含笑收获的喜悦。
在论文发表方面,他发表《农村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研究》(发表在《中国集体经济》)、《浅析低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低参保率—以阜新市为例》等十多篇论文,并多数发表在论文网上。
在科技论文竞赛方面,他获得辽宁省“挑战杯”科技论文竞赛一等奖,校“雄鹰杯”科技论文竞赛三等奖,院“求索杯”论文竞赛二等奖。
在社会实践方面,他先后组织参加了煤炭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社会调查(担任调查小组组长),信南三镇农村个体工商户参加养老保险情况社会调查(编出调查问卷并独立完成调查)等多项社会实践,并被评为“社会实践标兵”和“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同时,他申报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课题项目(《公共管理专业大学生志愿服务新农保工作研究——以阜新市为例》),并担任该项目的负责人。
坚韧顽强 以饱满的热情完成使命
四年的大学生活,让陈洋收获了成长的第二个大舞台。从基层的一个青涩部员,到大学生自律委员会主任;从一名普通的党员,到公管与法学院高年级学生第二党支部副书记;从一名普通的同学到社保10-1班副班主任、社保07-1班班长……这样的跨越一个又一个。
社保研究协会成立于2009年9月,在陈洋的用心带领下,协会成立的一年时间里,成员申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基金9项,其中成功获批国家级3项,校级2项,成员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协会出版了10期社保周报(《审视前沿 放眼时政》);举办了3次学术辩论赛……仅成立一年的社保研究协会,很荣幸地被评为校“优秀社团”,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在担任公法大学生自律委员会体划部部长和社保07-1班班长期间,陈洋成功举办“奥运激情在延续”,“阳光晨练与祖国同行”、“和谐班级羽毛球比赛”等多项活动,同时带领公法代表队参加校趣味运动会,取得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在2010年,他迎接了2010级的学弟学妹们,并担任社保10-1班副班主任,在他的积极引导下,社保10-1班第一学期包揽了本专业的全部奖学金。
这样的学生干部经历,使陈洋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生命不仅在于自己,更在于他人,在于能够给别人带来些什么。即使无助过,即使失望过,即使叹息过,也都在收获了充实的内心那一刻,化作了欣慰,因为他始终记得一名学生干部的使命——以身作则,甘于奉献。
因为感恩,所以乐观;因为感恩,所以平和;因为感恩,所以不放弃努力、不放弃成长……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收获幸福。所有的荣誉,都应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质——不骄傲、不做作,脚踏实地、谦虚谨慎,以感恩的心收获芳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