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八年七月我带着对大学的憧憬,背负着家人目光的希冀,踏上了去往葫芦岛的征程,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活。
我的家乡在辽宁的西部朝阳,常年的干旱,落后的经济建设,让这个辽西古城一直不能摆脱区域性贫困的现实。但是朝阳人民是自强不息的,他们在努力,在拼搏,在尝试着改变外人的眼光.来到大学前 ,我也这样告诉自己,学好知识,为家乡出把力。我们朝阳人虽然不富裕,但是我们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不怕穷的信念。
出身工人的父母,身体并不好,早在初中他们就早早下岗在家,母亲打工微薄的收入,使我们在城市的生活不能无忧无虑。所以那时候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节省,记得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初中买不起辅导书,我就向同学借书抄,并不是全书都抄,我都是尽快把书看完把重要的知识抄下来,把不会的记下来。为了不影响同学看书,我要在一天或两天把书看完。想在想起那段日子,抄书不当替我解决了资料不足的窘迫,还在抄书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理解,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办法。
高中时候,我已经能用自己赚的钱买各种辅导材料了,剩下的还能攒下生病的父亲买点好吃的。高一高二的学费我都是靠拾瓶子赚来的。期间同学给我了我很大的支持与鼓励。他们没以为我拾瓶子而远离我,看不起我。反而很支持我,每天他们都会把喝完水的瓶子送到我这,开句玩笑的说句“瓶子,够意思吧”。因为门卫查的很严,每天放学我都是把瓶子装到书包里带走。想想那时候大大的书包,现在不禁莞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上,我都曾遇到过很多困难,面对一次次的考验,我不肯低头,更深知这一切的来之不易,所以我倍加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一直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并将自己书写的“自强不息”挂于宿舍以自勉,决心用自己的成绩来回报社会并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零八年,我来到了近在咫尺的葫芦岛市。初到那天我去看了大海,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海,海的气势,海的宽广,不禁让我若有所想,眺望天海一线处,我暗暗下定决心,大学我依然要走出一段自强之路。
第一次挖树坑,着实让我这个大男生也觉得有点力不从心,由于抓不牢铁锹,手磨出了很多大泡,一天下来已经累得倒床就睡了。但是我知道,凡事都怕个坚持。我一定能坚持下去。一连三年,我都没有回家过节,没有和同学在寝室打游戏。我知道我多干点,远在家乡的母亲就能少干点,少受点累,母亲干的不是轻快活,是帮人家搬铁板一点一点挣得血汗钱。可以说我的一切坚持,如果是为了私心 ,那就是为了母亲能每天多休息一点。
大一暑假我早早回校,为了就是能借着新生的到来,能多卖几套报纸。我要干的就是走遍每个座楼、每一层、每个寝室。用略带羞涩的介绍来推销自己的英语报纸,第一次碰壁,第一次沮丧,放弃还是坚持,报纸不是那么好卖的, 很少能有人相信我。这些想法不是没有的。但是越这样我越是不服输。终于第一份卖出去了 ,接着是第二份、第三份。越来越熟练的介绍 ,报纸也越卖越多。孙中山先生有言: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苦于累都是暂时的 ,并有拼搏的快乐伴随的。
家教我想是每个在大学期间自食其力人的回忆,两个暑假,我都在家乡补课,我所教的有初三毕业生,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自我介绍,第一次在黑板上讲课的时候手心已沁满了汗;第一次和自己的学生交流学习的心得,我想这是没当过家教人所不能理解和感受的。那是份责任,更是份耕耘。每天白天我认真讲课、回家认真备课。从中也理解了老师的感受,当学生睡觉时也会生气,当他们摇头说不懂时也会着急,我所能干的就是把课准备的更有意思一点 ,让自己的知识面更广一点,让他们能用更容易的理解,更深刻的记住。不是所有的日子都能绘成花环,总有暴风雨走过记忆的空间。不是所有的岁月都能织成画册,总有泥石流划过脸庞的伤痕。生活之不幸,就是记忆之暴风雨,就是岁月之泥石流。
来到葫芦岛校区两年了,学校给我们这些贫困学生很多关怀与照顾,在他们的帮助下 ,我们这些贫困学生有了更多时间学习,更多时间参加各种各样的互动。鉴于我的情况,我连续两年获得了助学金,这大大解决了我很多以前不知怎样面对的困难,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享受着党和国家的关心、照顾,我们更应该热爱我们的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追求卓越、高瞻远瞩,在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中展现真正属于人的高尚品质。追求智慧之博大,精神之富有,品质之高尚,用辛勤的汗水焕发生命的光彩,以卓越的智慧折射生命之光的璀璨,用一颗感恩的心不断奋进。
多年以后,当我回忆自己一步一步走出软弱,走进坚强,走过快乐与难过,走过黑夜与白昼。那段奋斗的经历,永远是最美好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