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首页 机构设置 走进太阳石 电子团刊 文件资料 校园新闻 学院动态 青春风采 公告通知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青春风采 >> 正文 返 回 
当酸奶遇到玉米和南瓜籽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访谈录(三)
发布时间:2010-06-27  浏览次数 次  发布单位:校团委 发布人:魏芳园

项目名称:玉米、南瓜籽仁混合发酵酸乳的加工工艺研究

项目级别:国家级

立项时间:2008年12月

成果简介:利用玉米与南瓜籽仁为主要原料,将具有高营养价值的玉米与南瓜籽仁混合,发酵得到的酸乳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这一项目成果将给企业带来新的突破,促进企业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提高经济效益。

小组成员:郭影、李佳妮、宿丽娜、孙艺宁

所在院系:理学院

酸奶,生活中常见的乳制饮品。如今的它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创新实验领域最闪耀的新星之一。有关它的一篇论文被《科技信息》期刊和《大学生创新性论坛》竞相刊登。为何普通的它会受到大家如此的青睐?这其中又有何玄机呢?别急,且听笔者为您细细道来。

玉米·南瓜籽仁

这里所说的酸奶是我校一个生物专业小组的研究课题,她们研究项目的名称是《玉米、南瓜籽仁混合发酵酸乳的加工工艺研究》。之所以会想到用玉米和南瓜籽仁,是因为阜新地区乃至东三省,玉米的种植面积很广,而实验选用的南瓜籽仁又是阜新特产,这为材料的选购提供了方便,并节约了一定的成本。而更重要的原因,源于现代人对于混合口味越发青睐的趋势,因此研究小组选用了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的玉米和南瓜籽仁作为原材料。说到这,您可能想到了,酸奶受到关注的原因在于口味的创新,而口味的创新源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那么,看似简单的实验想法真的就被这么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吗?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可能非专业人士走进生物实验室,会觉得做试验很有趣,但是要真正完成一项未知项目的实验,需要大量的付出和重复的实验,如果一个实验需要你付出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间,那么你还会对之抱有热情吗?

不平凡的小组必有不平凡的地方。2009年的1月到4月之间,这个小组一直处在查阅资料、探讨实验流程的阶段;5月至7月正式进入实验阶段;9月才做出成品。在此期间,最为困难的是材料的配比。我们都知道,对于食品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好的口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大众并且获得收益。为了找到最适合的配比,她们做了四种不同配比的成品,并通过20人的试吃才找到最为大家称赞的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采访的过程中,这位小组负责人一直都是面带微笑给我们讲述她们做实验的经过的,她说:“因为我们四人对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其实组队时大家的实验动手能力都差不多,但就是这份兴趣让我们聚在一起,一同努力。”对于现已大四的她们来说,去年是她们决定毕业方向的时候。小组中有的忙于找工作,有的忙于准备考研,而且平时还要正常上课。但是无论多忙,她们总要将周六周日和暑假的一部分时间腾出来,大家一起做实验。没有人有怨言,每个人都在为这个实验全身心的投入,用她的话说:“我们之所以能比其他校级项目做得更出色些,是因为我们在试验中付出的更多,努力的更多。而且,我们并没有把实验结果看得十分重要。在一个未知性的实验中,经验还不够丰富的我们没有像过去其他实验那样的参考数据,一切的结果都是一个对未知性的进一步探寻,我们注重的是过程,注重的是从中得到的锻炼。概括的说就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同样的,也是兴趣在团队最为困难的时候给了她们坚持下去的动力。09年9月,她们的实验项目要代表我校参加东南大学的创新性实验交流会。那段时间队中的每个人都在忙碌,因为去东南大学要准备各种各样的材料,如制作PPT和对相关问题的考虑。即便再忙,她们也依旧寻找时间聚在一起讨论;即便再累,对实验的热忱也会让她们坚持下去。最终,她们完美地完成任务。

当酸奶遇到玉米和南瓜籽仁,酸奶会一改以往在大众心中的印象;当你遇到一个叫做“兴趣”的老师时,也请用最大的努力和坚持换取那未知却富含惊喜的回报!

(校团委大学生记者团 王佳辰)


自网站建设起已访问

共青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 《太阳石之光》电子团刊编辑部 版权所有.
■  辽宁省阜新市中华路47号  邮编:123000      ■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南大街188号 邮编:1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