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研究生支教团王秋涵
王秋涵,女,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一汪泉水也许滋润不了一座沙漠,但是却可以带给沙漠希望。”王秋涵就渴望做那一汪清泉,给西部的孩子带去希望。她作为我校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于2016年8月如愿踏上西部的热土,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服务期间,她承担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航小学3个年级6个班2门学科的教学任务。不仅如此,她还协助服务地学校的领导、教师完成了校园值周、功能室管理、多媒体维护、信息报道、德育宣传等多项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公开课——人教版研究性学习指导《团队精神的研究》,受到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科教研员的高度好评。而且为学生编排的韵律操舞蹈也在校“庆六一表彰大会暨韵律操大赛”上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刚到服务地的时候,王秋涵很不适应当地干燥的气候。嗓子火辣辣的疼,总在半夜被疼醒。可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听好每一堂课,她总是拼尽全力用自己最大的声音讲课。一周下来,即便是嗓子已经发炎说不出话,她仍旧在坚持,熬夜备课更是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一天天走过,支教的经历使她意识到,论经验她远不及执教多年的老教师,但是她独有的是热情,是90后对于新时代的新理解。她的到来,带给孩子们的不应该只是书本上冷冰冰的知识,而是为他们贫瘠的思想注入一汪清泉,用自己的方式带他们去领略世界。教学相长,从学生的身上王秋涵也收获良多。一年一度的赛罕区运动会开幕式,她作为旗手跟孩子们一起走方阵。天气无常,气温骤降,孩子们穿的单薄,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小脸冻得红红的。早早就到学校的孩子们有几个没吃早饭,瑟瑟发抖。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便把自己的早饭全都分给了孩子们。看着孩子们满足的笑容,听着他们口中一遍遍的谢谢老师,虽饥寒交迫,却也心里暖暖的。 曾有人问王秋涵后悔去支教吗?她的答案是,后悔过,但是沉淀后是更加的坚定。她的父亲心脏不好,三年前突发心梗做了心脏支架手术。2017年1月临近期末的那几天,父亲心脏病复发,怕她担心也怕影响她的工作没告诉她,在她多次追问之下母亲才说出父亲已经住院。当天是集体阅卷的日子,工作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煎熬。繁杂的工作终于结束,在得知父亲又一次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后,她的眼泪夺眶而出。那一刻,作为女儿,父亲生病没办法陪在左右,她深深的怨恨自己。有太多太多的情绪积攒在心里,难过,担心,焦虑,自责还有无助。她甚至想如果当初没有选择支教而是工作是不是就会减轻父母的负担,父亲就不会那么辛苦的工作,连续半年几乎天天加班导致发病。每每想到这,愧疚就会浮上她的心头,内心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但是,想到支教生活的点点滴滴,想到自己在生活上的独立;教学上的成功;思想上的成熟。想到辽工大老师们的千里问候;服务地领导们体贴的关心和爱护;往届支教团成员的经验传授;家人的支持;好友的关注;支教小伙伴之间的帮助扶持还有同事们的帮助。这样一群人,这样一些事,这别样的幸福让她更加坚定的走在了支教这条路上。她愿意像奋斗在西部的万千青年那样,用无悔的青春去诠释生命的意义。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转眼间,支教生活已经结束,但是发生在西部校园中的一点一滴,对于王秋涵而言都是一种成长,一种收获。王秋涵的研究课堂 王秋涵辅导学生电脑课 王秋涵和学生们整理宿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