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研究生支教团胡江涛 胡江涛,男,本科毕业于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服务于内蒙古阿左旗敖伦布拉格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期间担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二年级数学科任老师及科学实验室管理员,获得阿左旗年度优秀志愿者称号。 有一种生活,不曾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收获;有一种收获,不曾体会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不曾拥有就不知道其中的价值。这是一名支教志愿者生活的真实写照。胡江涛用他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角色转换,倾心教学 胡江涛所负责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敖校小学二年级数学,除了数学,上学期他还同时还兼任少先队辅导员、少年宫棋类辅导老师。二年级的娃娃调皮好动,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这对初为人师的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从“学生”到“教师”,这样的角色转换是支教团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由于不是师范专业毕业,想取得同样的教学效果他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他虚心向教研组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请教,并请其他同事亲临课堂指导自己的授课方法,从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到讲课的语音语速,他不放过每个细节。通过同事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他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坚持把教学活动作为支教工作的第一任务,倾心教学,积极作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潜心耕耘,第二课堂 课堂之外的教学活动也是挑战和机遇并存,虽然来学校之前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面对专业性很强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胡江涛坦言“自己是一只菜鸟,心里很是忐忑。”出生牛犊不怕虎,凭着不服输的精神,从活动预案、活动进行、到后期信息采集宣传,他严格要求自己,常常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学楼,最终活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他积极组织和参加了首届秋季田径运动会,并和队友一起担任此次运动会的主持人和解说员;同时担任春季、秋季拉练、诗歌朗诵、诗词大赛、六一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摄影师;开展“筝舞蓝天,放飞梦想”风筝节;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每周一次的少年宫活动也让他和全校的学生有了充分的接触,他和孩子们一起下棋,斗智斗勇。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他明白:“个人价值的提升离不开集体,人的价值在奉献中得到彰显”。他希望志愿团队的到来能给孩子们带来变化,哪怕是一些微小的改变,哪怕是一个学生的改变,这都是值得的! 助力脱贫,收获精彩 由于学校没有食堂,志愿者们只能自己动手做饭吃,他们团队三人都是人生第一次买菜做饭。一年的缘分把他们聚在一起,围着小桌品尝着自己做的美食何尝不是一种满足和幸福,也是因为有了人间烟火的味道,他们的友谊显得更加真实。作为队里唯一的男生他欣然接受买菜刷锅洗碗的任务,为彼此默默地付出。 “适应了随时可能断电断水的生活,更拥有了靠自己摆脱困境的勇气和力量。看着汲取知识养分不断成长的学生的同时,我也在一件件事情过后惊叹自己的成长” 。除了团队自我建设,胡江涛和队友还积极参加“阿拉善英雄会、梦想航空大会”等志愿活动,为阿左旗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他还联系中铁京新项目部和辽宁工大的爱心学子积极为贫困的学生奉献爱心,组织“冬日暖阳,爱心接力”活动为学生们送去温暖,作为受援学校代表参加“中铁京新三走三看”活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作为阿左旗志愿者代表推出“青春在支教中闪光”诗歌朗诵活动,展现了志愿者青春阳光、甘于奉献的风采。他作为敖校代表带领团队参加“阿左旗教体系统党员知识竞赛活动”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回望志愿服务的这一年,他传递知识和力量,在奉献中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他说“这段支教生涯,遇见你们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一个回忆,尽管我们之间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只是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但这一年不长的时间真的让我觉得做了一生中最酷,最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一年的岁月不会被辜负,那些留下的积淀将会是一生的回忆。这一年,无愧于心,无所畏惧。我深信,任何的得到都是眷顾,我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继续前进。” 六一文艺活动胡江涛和学生合影 
胡江涛少年宫五子棋课堂 
敖校风筝节胡江涛和学生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