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有我新征程·志愿青春闪光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事迹材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辽宁工大青协)成立于2008年5月,始终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校团委的组织和指导下,带领全校青年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青春的光芒在祖国需要的地方闪耀。
一、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
近年来,校青协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意见》《志愿服务条例》等文件精神,推动学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立足新时代、实现新发展,鼓励全校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加快建设“团干部+青年志愿者”队伍。截止目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校区和葫芦岛校区共有注册志愿者26546人,全校注册志愿者覆盖比例达95%以上,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00817.8小时。2019年5月,辽宁工大青协创新志愿服务工作模式,依托志愿中国、志愿汇APP、志愿辽宁等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布与签到、志愿者招募与管理以及志愿服务时长记录等工作,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坚持实践育人导向,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自成立以来,辽宁工大青协明确服务方向,推进扶贫济困、敬老爱幼、助学助残、环境保护、大型赛会、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的志愿服务。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发挥优势、各展所长,积极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和学生志愿服务等活动有序开展,打造精品项目,形成品牌效应。
扶贫济困类活动,充分发挥高校智力优势、人才优势,参与城市建设。受阜新市城市规划局邀请,辽宁工大青协组建扶贫调研团,参与政府委托项目--沙拉县喇嘛营子村建设规划。派出志愿者30名深入140户贫困家庭,就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外出务工、在家经商、家庭收支、需求要求等相关情况进行调研,拍照取证,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材料。
环境保护类活动,观城乡新貌,看身边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校青协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开展细河水质监测、爱心盆栽义卖、自行车环城骑行、环保知识讲堂等活动,帮助广大民众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平衡的意识,引导民众践行生态环境责任,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魅力中国。组织开展“环保新视角,旧有新生”生态文明主题的环保作品征集活动。旨在增强全校师生环保意识、提高其环保的自觉性,提高大学生对环境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活动采用变废为宝的形式制作活动作品,附以卡片表达制作作品的初衷以及自身对环境的看法,提出对未来如何改善环境的建议和做法。组织开展“关灯一小时”节能健身打卡活动,引导同学们在晚间用电高峰关闭灯光、走出寝室、走向操场,节能减排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以实际行动,做到低能量、低消耗,为助力营造绿色校园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
敬老爱幼类活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尊老爱幼新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辽宁工大青协组织开展“寒冬来临,温暖到来”、“青春暖夕阳,浓浓敬老情”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守望星星·温暖陪伴”、“走进星星的你,关爱自闭症儿童”、“关爱孤独,共同成长”、“爱心启智园之行”等志愿活动,呼吁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老年人和自闭症等残障儿童。
助学助残类活动,关注弱势群体,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困。辽宁工大青协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定期举办“七彩课堂”志愿活动,全年组织“关爱农民工子女走进七彩课堂”活动四期,300余名农民工子女,得到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服务。辽宁工大青协还会定期举办“青春筑梦,爱心护航”——支教残联志愿服务活动,辅导残疾青壮年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共同完成绘画、剪纸等形式多样的手工作品,并积极呼吁全社会关爱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该项目在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全国铜奖、辽宁省银奖。
应急救援类活动,组织得力演练到位,提高了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辽宁工大青协与阜新市红十字会联合举办了急救员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紧急包扎等技能学习,180名学员成功拿到急救员证,其中大部分为各志愿者服务组织的骨干成员,为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推广应急救援知识奠定了基础。此外,校青协在阜新市红十字会、阜新市慈善总会和阜新市血站建立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定期开展义务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等活动,提升青年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近年来献血总人数就达3359人,献血量达983100毫升,捐献机采血小板8人,献血量25个治疗量,有效缓解了阜新市急救医疗用血压力,为急需用血的病人提供了爱的保障。
助力疫情防控,践行使命担当,“红马甲”“大白”绘就最美风景线。在2020年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我校487名青年志愿者主动投身一线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他们的脚步遍及辽宁、湖北、天津、重庆、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通过社区街道秩序维护、宣传防控疫情、居民信息排查、登记来往人员、体温测量等形式,为志愿服务四处奔走,为疫情防控尽心尽力,发出一声声“辽宁工大学子,‘疫’不容辞”的口号。2022年校园封闭及学生返校复学期间,近千名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红马甲”和“大白”成为校园里最靓丽的风景线。
大型赛会类活动,为推动城市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参与的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主要涉及礼宾接待、交通运输、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观众指引、物品分发、沟通联络、竞赛组织支持、场馆运行支持、新闻运行支持、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在2019年7月举办的辽宁省首届职工篮球赛中,我校青协共组织选派了107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全省35支代表队的500余名队员提供了志愿服务,确保了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在2019年10月举办的阜新市首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共组织招募志愿者325人,深入参与赛事所有环节,为赛事顺利进行提供充足保障。
通过西部计划志愿者和学校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搭建桥梁纽带,在千里之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每年组织全校师生为西藏、新疆、内蒙古阿拉善盟等贫困地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为服务地学校捐赠防疫物资、图书,携手为服务地贫困学生捐赠冬衣等。自2015年以来,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调整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服务地的孩子们多数来自戈壁牧区,冬季饱受风沙侵袭。对此,校青协与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共同搭建起了校地合作的爱心桥梁,在辽宁工大的校园里掀起了一阵爱心热潮,同学们积极响应。经过多方努力,多年来累计为服务地贫困学生募集衣物、图书及防疫物资近万件。
积极推动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组织开展校地合作赋能市域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行动。为进一步落实团中央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辽宁省委“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一体化,为市域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发挥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积极作用,2023年3月,学校举办了校地合作赋能市域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并与阜新市团市委签署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学校依托校地合作赋能市域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行动,建立起青年师生接力式一对一联系街道社区、互惠互利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大力推动实践项目在社区落地、实践队伍在社区壮大、实践资源在社区汇聚,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目前,学校各级共青团组织已经完成与全市18个街道169个社区的对接工作,近3000余名大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基层,围绕政策宣讲、社区美化、精神文明建设、“清城助创”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实践工作,并常态化担任网格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2023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团省委领导到我校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基地红树街道黄家园社区开展调研,并对我校共青团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我校团委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校友等的联合,发挥共青团在实践育人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
组织开展“雷锋精神我传承”2023年学雷锋系列活动
(1)组织开展雷锋精神宣讲报告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让学雷锋在新时代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3月4日,“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自觉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雷锋精神主题宣讲报告会在中华路校园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举行,校长马修泉及500余名师生共同参加。
(2)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主题团日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主题团日活动。学院各研究生团支部、本科生团支部、学生组织以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为契机开展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各基层团组织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有组织地带领青年学生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各团支部开展了雷锋故事分享会、重温《雷锋日记》、学唱雷锋歌曲等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良好氛围。
(3)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全校各级团组织重点围绕“三关爱行动”、环境保护、反诈宣传、普法宣传等服务类别,创新内容、形式、手段,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校团委组织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分别在中华路校园、玉龙校园开展无偿献血活动5次,共有624名学生成功献血,献血总量达195230ml,有效缓解了阜新市临床用血的压力。各学院及志愿服务团队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写给雷锋同志的一封信”“雷锋精神伴我行校园主题征文”“青春暖夕阳 春风拂笑脸”摄影”“雷锋日记摘抄书画作品大赛”“节约用水节水护水宣传”“预防艾滋病宣传”等十余项学雷锋志愿服务及宣传活动。全校近万名学生参与当中,征集主题征文、书画作品、节水宣传标语等文化作品800余篇,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氛围。
(4)组织开展返校迎新接站工作。校团委的老师们带领接站的志愿者分别在阜新市和葫芦岛市汽车、火车站围绕迎新指路、行李搬运、答疑解惑等方面开展迎新接站工作,为每一位新生和家长提供温馨咨询,以炽热之心传递校园温暖,开辟温暖接站路。
三、主要成就及获奖情况
辽宁工大青协立足校园,辐射社会,在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优异,成效突出,社会反响好。辽宁工大青协荣获“2022年辽宁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2021年辽宁省教育系统雷锋式集体”“2021年阜新市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2017-2018年度辽宁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