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由西安市委、市政府主办的“AI赋能高等教育2025丝路继续教育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市举办,继续教育学院杨笑卉老师提交的项目《职业能力图谱导引下继续教育的数智化创新实践——以能源行业L大学为例》获“2025丝路全球继续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陈蓥老师提交的项目《虚拟仿真实验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的实践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L大学采矿工程个案的深度分析》获“2025丝路继续教育院校专项成果奖”

本次论坛将聚焦AI驱动的教学模式创新、全球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学分互认体系构建等核心议题,多所高校探索“教育联通世界,合作共创未来”的实施路径。学院的教学成果《职业能力图谱导引下继续教育的数智化创新实践——以能源行业L大学为例》是以职业能力图谱为核心,构建“需求牵引”的继续教育改革新范式。突破传统“供给驱动”的静态培养逻辑,建立“政—产—学”三视角耦合的职业能力图谱,通过数智化技术精准识别产业隐性需求、动态匹配学员能力缺口,实现“产业需求→能力图谱→教学供给”的逆向设计。图谱按“知识-技能-素养-工具”四维框架拆解岗位胜任力,结合行业适配、成人学习、校企协同原则动态迭代,从根源上解决人才能力与岗位需求错位问题。教学成果《虚拟仿真实验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的实践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L大学采矿工程个案的深度分析》以我校采矿工程专业为案例,阐释虚拟仿真实验在学历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所面临着政策标准缺失、学员群体差异大、师资能力不足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困境,提出了制定统一标准、加强学员数字素养培训、强化师资建设、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突破路径。此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与课程完成率,降低教学成本与安全风险,提高学员实践能力与职业竞争力,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本次论坛现场有教育部及相关司局领导,多国驻华使节与教育官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代表、丝路沿线国内外高校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教学专家与项目负责人共300余位嘉宾现场参会,同时线上直播吸引全球5000余名教育从业者远程参与,通过互动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交流,两项成果的获奖极大提升了学校继续教育的影响力与美誉度,为推动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辽工程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