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国在保护环境这条路上,依然任重道远、举步维艰,其中“湿地”问题亟待解决。
盘锦湿地总面积为24.96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61.31%,对东北地区以及周边国家的气候调节、空气净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水资源短缺问题却很严重。工商管理学院星梦小组实践团队决定把盘锦作为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地点,在唐艺军老师的指导下前往盘锦湿地进行实地考察。
守护湿地梦,青春齐创造
据团队成员前期收集网络资料,查阅书籍论文得知,辽宁省湿地资源非常丰富,有面积巨大、类型全、分布广、区位重要、生物多样性和稀有性并存的特点,湿地对维护辽宁省生态安全和保护物种多样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湿地也含有许多问题,近年来辽宁地区夏季温度很高,降水却很少,导致很多湿地都缺水,盘锦湿地缺水尤为严重。
团队成员在出发前对湿地缺水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想到了一些解决方法,带着这些具体的解决方法前往实践考察地,团队成员们胸有成竹,自信满满。
实地调研盘锦湿地
7月20日,工商管理学院星梦小组实践团队前往盘锦湿地进行实地考察。首先团队成员分组进行考察拍照,对盘锦湿地的地形经过认真考察后,通过讨论得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第一,盘锦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一年四季降水少,这个是导致缺水的主要原因;第二,盘锦湿地水资源受到污染,污染主要是由于附近农民使用农药较多,从而使农药流进地下水,到达湿地,还因为一些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处理不彻底就排放到湿地,导致可用水含量降低。水资源污染严重影响了周围生态环境,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植物增多,鱼类因为水体缺氧而大量死亡,同时附近的芦苇也大量死亡,到处“尸横遍野”,一片“破败”的样子。
经过实地考察后,团队成员一致认为出发前讨论的解决缺水问题的办法适用于盘锦湿地。用人工智能的手段进行调节,用此来引水,随后使用科技的手段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具体实施方案:第一步对土壤取样,其土壤要远离水源。第二步用实地考察和卫星云图的手段对盘锦湿地进行分区,选取的土壤需要去表皮土壤,因为表皮土壤受到环境影响比较大,会使结果不准确。根据这两步对引水工程位置进行规划,同时规划出附近的可用水,引水工程解决的不仅仅是湿地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还解决附近农田缺水的问题,实属一举两得。团队成员接着讨论,得出合理的引水工程,即采取从当地进行引流,把当地水多的地方引到水少的地方的方案。实行“水源自治”,不仅造价低,同时还解决了成本问题,经济实惠、方法简单,而且还充分体现出了现在科技发展的迅速,通过人工智能对引水装置进行控制,对缺水的地方进行引流,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盘锦湿地水资源短缺问题。
齐心协力治理环境问题
结束本次调研后,实践团队的成员们通过采访收获了很多市民对于水资源短缺概念的理解以及他们对水体污染的一些想法。市民们认为水资源的污染在于,每年的夏季都干旱,这不仅导致缺水,同时也影响了附近农业的发展。农民们对湿地水资源短缺问题也是“深恶痛绝”,迫切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参观、调研、实验、采访等,工商管理学院星梦小组的成员们认识到了当前中国面临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并意识到了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开展湿地环保事业工作,搞好湿地污染物排放处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让地球环境变得更加美好,每个人都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与当地相关人员进行交流
实践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