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吧,青春】(三十四):点亮星空微公益
——营销学院“关爱自闭症儿童实践服务团队”通讯
有视力却不愿与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与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自主行为却总是与你的想象相违背……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这样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 自闭症儿童,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星星的孩子”不是难以理解外面的世界,或许只是很少有人愿意接纳他们。
——题记
为了呼吁更多人关注自闭症、关注自闭症儿童,提高对自闭症的认识,争取让患者在患病初期得到积极治疗,通过我们微薄的力量让“星星的孩子”感受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回归到正常的社会交往中来、不再孤独,自2015年7月起,营销管理学院“关爱自闭症儿童实践服务团队”在王健老师的指导和队长王聪聪的带领下在辽宁省兴城市特殊儿童教育学校展开了为期两周的“点亮星空微公益,守护‘星星的孩子’”的活动。
第一次包饺子
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为自闭症儿童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成员们都是第一次包饺子,从早上买到食材制作到中午看到孩子们愉快地吃饺子,我们心中生出无比的喜悦。个体的力量是非常微小的,但是每条细细的绳子只要拧成一根绳,就会强有力。面对这样特殊的群体,人们更该伸出双手,给予温暖,给自闭症儿童送去光明,为他们照亮回家的路,相信有了这些爱,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会早日找回他们隐形的翅膀,快乐地歌唱,快乐地飞翔!
有趣的美术课
这是一堂精心准备的美术课,任课老师黄少晨作为唯一一个有关爱自闭症儿童经验的队员,显得格外用心。早在去年,她便参加过大连市爱心公益组织举办的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这次,她以一个游戏作为开场,不仅带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全程20分钟的美术课,她细致地讲解了“喜羊羊”的画法,孩子们也都在她讲解的基础上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人们都说自闭症孩子是一个错降在人间的天使,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天赋。
心灵专访
团队成员吕博文在学校简单访问了自闭症儿童袁振祥的母亲,而后成员朱建楠又进行了家访。作为自闭症孩子妈妈,她显得非常乐观,对于自己的孩子她总是耐心教育,希望能为孩子多做些什么,总是尽可能地去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每天起早贪黑摆摊,白天还要陪伴孩子上课,每天周而复始,她还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让孩子能在更好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生活,让孩子也能成为一个正常人。
袁振祥有很多爱好,比如骑车、弹吉他、画画、唱歌。袁妈妈也有过打算让袁振祥画画,但是因为孩子的情况,大部分学校都不愿意收他学习,迫于种种无奈,绘画的路最终也没有走下去。袁妈妈在采访全程中眼里常是含着泪花的,默默感叹着生活的艰辛。但是生活中种种不如意似乎并没有压弯这位母亲的脊梁,她同其他家长一样,总是笑呵呵的,积极乐观地面对未知的人生。
快乐的演出
在实践的结尾,团队成员和孩子们一起狂欢。队员吕博文穿上小丑的衣服做表演,孩子们兴致盎然,非常愿意配合小丑一起跳舞、唱歌、做游戏。最后,孩子们还来了一次Cosplay,争相着扮成小丑的样子。校长笑着感慨:“看来以后我也要弄这么一套衣服,这样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就能都看着我、听我讲课了。”结束时,团队将这套小丑衣服赠送给了兴城特殊儿童教育学校,希望这些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每天都这么开心。
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中始终是弱势群体,需要大家共同关注、给予帮助,对于我们团队来说,虽然只是用几天时间和这群腼腆的孩子学习玩耍,但是这让孩子们知道了他们不是孤单一人,在星星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宽容、温柔的宇宙。我们希望更多人能伸出手,守护这一颗颗可爱的星星,敲打星星世界的大门,给门后的孩子们一个温暖的拥抱。就像我们社会实践服装上的图案一样,一个爱心里面包含了一只手,伸出这温暖的手去拥抱一下这些待飞的鸽子,让他们乘着隐形的翅膀尽情翱翔!

团队合影

在特殊儿童教育学校为孩子包饺子

给自闭症儿童上美术课

与孩子一起玩耍

对儿童监护人展开专访

全体成员搜集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