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首页 机构设置 走进太阳石 电子团刊 文件资料 校园新闻 学院动态 青春风采 公告通知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返 回 
学霸来了(6):男儿当自强——记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行政11-1班李坤
发布时间:2015-05-08  浏览次数 次  发布单位:校团委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从不在乎自己努力但未获得成功,只在乎成功的人比我更努力。”无论是在工地上,还是在课堂上,每当松懈时,李坤就会用这句话告诫自己要做一个有志气、不轻言放弃的人,也就是这种信念,让这个来自贵州省黔西南一个偏远的布依族村落的大男孩儿,近四年后蜕变成了一个锐意进取、自立自强、乐于奉献的热血男儿。

作为一名本科生,他每学年成绩优良率都在90%以上,连续三年在学院成绩排名第一,荣获校一等奖学金7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国家奖学金1次,累计在各类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7篇,多次成为求索学术沙龙的主讲人,现保送我校研究生;作为一名党员,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累计献血1200毫升,多次利用兼职收入向家乡贫困山区小学捐款,经常利用寒暑假机会到家乡偏远地区支教;大学期间兼职累计收入达7万多元,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李坤以自身的经历和努力让我们看到了“学霸”的另一个层面,“学霸”并不只是高分数同学的专属称谓,学以致用才是王道。

曲折求学路 患难显真情

当其他同学高兴地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准备庆祝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时,李坤的家乡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使全村经济陷入瘫痪,想到同样在上学的弟弟妹妹,他一度想放弃读书,是全村人自发将积攒多年一张张褶皱的七八十年代的五元、十元的纸币给他凑齐了车费,于是他踏上了开往东北的火车;然而,曲折的求学路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顺畅。2011年9月,李坤终于走进了这个差点错过的地方,他对这个美丽的校园非常满意,此时的他只有两个愿望:能让同学、老师听懂他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在生活上能自己养活自己。但一路走来,其中的艰辛和不易仍难以忘怀。在家乡一直使用方言交流的他在开学初便与同学交流产生了困难,东北地区的饮食习惯也让他无法适应,时常饿着肚子去学习,他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可一想到自己承载了全村人的期待与希望和班级老师、同学无私的关怀、帮助,他逐渐的克服了语言上与饮食上的困难;不停的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读书,以后尽力为这些给予其无私帮助的“家人”做些什么。

拼搏进取 不忘初心

“既往不恋,当下不乱,未来不迎”是他对待学习的态度,“学在当下”是他学习的法宝,把学习当成一个时期指标而不是时点指标,将其看作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对于一些可以自学的科目,他便将整本书的知识进行整体的梳理、学习,而不是老师讲哪里学哪里,这样既满足了他的求知欲,也节省了很多时间。对于SPSS软件如何操作,这些对于文科生来说相对复杂的科目,他会自己上网查阅资料,反反复复的看书,钻研至半夜两、三点。他课上积极发言,课下及时巩固专业知识。期末时,他在班级里开设“坤哥讲堂”给全班同学做考前辅导,为班级连续五学期挂科率为零的骄人成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很多同学看到他每天那么辛苦地做很多兼职就说:“为什么不逃课?为什么那么累还坚持上自习?”他说,答案很简单:“不是自己不想逃,不想玩,而是舍不得逃,因为读大学的钱是自己辛苦赚来的。”

一次去博雅楼自习时,李坤看到一个女孩因为献血而晕倒,最终被医护人员抬到了救护车上,他很受触动,便加入了其中,于是一次捐献变成了持续的奉献,至今,他已累计献血1200毫升。他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来到大学前“家里人”给与的帮助,多次利用兼职收入向家乡贫困山区小学捐款,经常利用寒暑假机会到家乡偏远地区支教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千锤百炼 虽苦也甜

初中起就利用寒暑假去深圳打工的李坤,骨子里总是有一种不安分的因子和敢想、敢闯的劲头。课余时间,当许多同学还在为象牙塔的生活感到迷茫和不适,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中,跃跃欲试地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孩子时,他则骑着单车在阜新市里寻找着可以做兼职的机会,家教、送餐员、伐木工、木匠、在建筑工地粉刷墙壁、砌砖,他并不魁梧的身躯默默地承担着这些苦和累。大二的暑期,他独自来到深圳,在一个制作手机钢化膜的工厂找了份工作,深圳炎热的夏夜让人难以入眠,于是他就坚持到晚班工人的车间去观摩、学习,工厂的师傅注意到了这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便主动教他,他用一个月的时间由不熟悉到可以熟练操作机器,又经过大三、大四的暑期,他已经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成为了该工厂的技术指导。

丰富的兼职经历不仅没有让他因为辛苦而荒废学业,反而让他从中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能,考取中级行政管理师、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办公软件专家、计算机组装维护专家、会计从业资格和统计从业资格等证书都是他兼职的额外收获。

生活就像这个春夏之交的天气,沉闷中偶尔泛着阳光,既然你改不了它,就要学会适应它,是李坤让我们相信,即使生活有一段时间会很艰苦,但为了最简单的生活与最初的梦想,我们坚持前行总能迎来曙光。

在全校五四主题分享会上发言

开设“坤哥讲堂”给班级同学做考前辅导

参加团支部开展的主题团日活动


自网站建设起已访问

共青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 《太阳石之光》电子团刊编辑部 版权所有.
■  辽宁省阜新市中华路47号  邮编:123000      ■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南大街188号 邮编:1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