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玉龙校园博文楼422教室掌声雷动,第二届创新年会首场学生论坛活动正在举行。论坛围绕“青春 创新 梦想”主题,对我校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突出成果的四位学生代表展开现场访谈,宋晓龙、李瑞豹、周宇彬、项莹雪四位同学共同分享了他们充满乐趣的创新历程。
作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得主,研究生院宋晓龙同学在本科期间就获得过25项国家级学术竞赛奖励,他上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科技达人,现在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访谈中,宋晓龙向现场同学展示了他的机器人图库,当同学们见识到功能多样的跃层清扫机器人、楼梯搬运机器人、探险救助机器人、破冰险障机器人就出自面前这位其貌不扬的“90后”学长,不禁为之赞叹。在互动环节,宋晓龙还分享了他在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中的成长与收获,也云淡风轻地将遭遇的困难和挑战娓娓道来。“只有坚持梦想、不畏艰辛才能勇挫强敌,在创新路上走得快乐、走得精彩”宋晓龙说。
活动中,测绘学院李瑞豹同学将他的“亲密伙伴”——Mti-g惯性导航仪带到了现场,这是他师从我校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伟老师以来的最新研究成果。这种导航系统拥有系统稳定性、导航独立性、环境干扰性小等特点,弥补了GPS在丛林、矿井等环境下信号缺失、薄弱的不足,可以实现实时的人员定位。在互动交流中,李瑞豹分享了自己的创新经历,他从大一就开始参与创新实践学院的科技创新项目,大二从强化班转入测绘学院就被指导老师确定为创新团队负责人,大三就主持完成国家级“大创”项目,大四被保送我校研究生。他说,“创新,就是模仿与再超越的过程”。一语既出现场就有三名同学难掩心中的兴奋,举手表示要加入他的创新团队。
另外两位低年级的创新达人,土木学院的周宇彬和建工学院的项莹雪则向大家展示了他们勤奋、踏实的实验室生活,针对同学们踊跃的提问,他们就“如何处理好第一课堂的学业和第二课堂的创新活动关系”,“如何能够接触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如何能坚定梦想排除干扰”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给现场的同学解除困惑。
伴随着夜幕深沉,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年会的首场学生论坛圆满谢幕。近两个小时的思想启迪是同学们的精神盛宴,思想交锋,观点碰撞,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从朋辈故事中认识创新,感受创新,领悟创新,让创新的青春从此刻载梦启航。

论坛现场(一)

论坛现场(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