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首页 机构设置 走进太阳石 电子团刊 文件资料 校园新闻 学院动态 青春风采 公告通知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返 回 
2014社会实践正前方(十九)让关爱点燃希望的未来
发布时间:2014-08-03  浏览次数 次  发布单位:校团委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2014年6月,贵州省铜仁地区连续发生强降雨自然灾害,引发山洪,对不同乡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7月,材料学院焊接及成型专业的10名同学组建了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贵州省铜仁地区灾后调查团,在材料学院团委书记李松老师的指导下,对铜仁地区受灾最严重的石阡县的部分乡镇进行了灾后恢复情况的调查,并以志愿者的身份去帮助灾区人民进行重建工作。

7月7日至7月18日,团队成员通过电话咨询、网络了解等多种途径对铜仁地区的石阡县的灾情及恢复情况进行了解,并共同商讨实践的实施方案。7月15日,石阡县又因强降雨发生洪灾。出于对安全问题的考虑,团队成员成型13-4班肖尧于7月19日率先抵达石阡县,了解灾情,随后召集其他成员赶往石阡县。

7月21日,实践团队成员陆续抵达石阡,下午4时,已到达石阡的成员们怀着忐忑的心情赶往县政府。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实践团队的项目与县政府没有对接成功。石阡县团县委办公室主任对成员们说:“很抱歉,虽然我们很支持你们的工作,但因为工作原因,我们不能向你们提供任何资料,也不能下发文件,建议你们到乡(镇)政府去协商,寻求政府方面的帮助。”走出办公室后,原本信心满满的成员们都难免有些失落,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决定深入6个乡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受灾群众。

7月22日,实践团队乘车赶往石阡县龙塘镇,成员们向政府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镇党委严书记、镇人大李副主席、镇团委办公室王主任召集实践团队成员到办公室开了一次临时会议,落实团队成员的具体工作,同时提供了灾情统计及相关资料。随后,李副主席和王主任带领成员们走访了受灾较轻的大山村,路途中,看着眼前被雨水冲刷得一片狼藉的土地,成员们心中都非常不是滋味。据村民们介绍,政府的救灾物资已经送达,暂时缓解了村民们的生活压力,同时,政府还组织村民们进行生产自救,鼓励村民们相互帮助,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重建工作。

7月23日,成员们以彩虹志愿者的名义慰问了石阡县龙塘镇敬老院,由于敬老院的地理位置相对较好,整个山体的蓄水点较少,所以受水灾的影响较小。而且这里的老人每年都有些自己的创收,靠着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水平。据院长叙述,敬老院也肩负着孤儿院的职责,院内共居住着24名老人和19名孤儿。刚到不久,成员们就和这里的老人、孩子熟悉起来,陪老人们唠家常、和孩子们谈谈心,看着老人和孩子们的笑颜,一股股暖流在成员们心中汇聚,仿佛洪灾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7月24日,贵州省灾后调查团全体成员前往受灾较重的石阡县龙塘镇新场村进行调查。团队成员在龙塘镇政府领导的带领下,走访了该村的村委干部和村民,了解受灾情况以及灾后恢复状况。据介绍,该村468户人家,1000余人口,共受到3次特大降雨灾害,主要农作物已被洪水冲毁,其中,大部分良田因为积沙而无法继续耕种,共有5处特大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点。得到这样的数据,成员们心中都不由得一紧。在对村民房屋损坏情况调查的过程中,村委书记赵书记谈到关于房屋损坏方面的问题时说道:“房屋是村民的个人财产,在历年的工作中,我们都鼓励村民们购买住房保险,以保障村民的财产安全。但由于最近一次洪灾刚发生不久,还一直没有机会与保险公司方面沟通。待天气稳定下来之后,保险公司会在第一时间派遣工作人员来村里进行勘察,制定赔偿计划。目前安置工作基本完成,正在等待送来的下一批救灾物资。”赵书记还感叹到:“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都说,活这么大岁数了,这么大的洪水还是第一次遇见。”

历时3天的实地调查之后,实践过程中所有的困苦、欢笑都转化为成员们前进的动力。面对从未走过的山路、烈日的烘烤、蚊虫的叮咬,以及每天10个小时以上的工作量,他们始终咬牙坚持。他们共同经历的种种将他们紧紧的连在了一起,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份信念——将自己的那份爱传递给更多需要关爱的人。

“我们能做的其实也不多,毕竟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有限的。这几天的经历让我了解,社会上还有许多人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关爱,我希望,有更多大学生、社会热心人士能够共同努力,去救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焊接13-2班王慧琳感叹道。

团队成员与村民交谈

团队成员在大山村村委会

团队成员与老人、孤儿们的合影


自网站建设起已访问

共青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 《太阳石之光》电子团刊编辑部 版权所有.
■  辽宁省阜新市中华路47号  邮编:123000      ■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南大街188号 邮编:1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