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烟尘,声音嘈杂,让炎炎夏日变得越发燥热,酷热难耐的工地上除了努力工作的施工人员,几个身穿统一实践服装的新身影也踏在了这片土地上。假期伊始,土木与交通学院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地建新锐小组”的10名来自地建11-3班的同学在学院团委书记张二军的指导下,在队长地建11-3班孙晓东的组织下,来到大连市开发区昊坤建筑集团工地现场,于7月15日开始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现场实践活动。
现场实践的第一天,小组成员在现场项目经理孙义的带领下,了解了整体工程的安排,并参观了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小组成员来说,他们对工地现场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孙经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小组成员进行短暂而认真的基本培训,多次强调了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孙经理说:“所有工程的第一要务都是安全,这不单体现了人性化管理,更重要的是对每位工作人员和每份国家财产的一种尊重。希望未来的你们在走向工作岗位时也能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特别是地下工程,一定要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来面对安全问题。”成员们也表示自己会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承担起那份属于自己的责任。之后孙经理还为每位成员配发了安全帽和在地下使用的手电筒。
佩戴好安全帽后,成员们在技术员的带领和指导下,来到了一处正在施工的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的能见度很低、空气潮湿,虽然外面有二十八、九度的高温,但是在这里依然能感到阵阵凉意。团队成员钱贤臣打趣道:“短衣短裤还真有点扛不住工地的温度啊!”也正是在这里,成员们了解了地下施工全过程。地下已经基本建筑完成,技术人员参照实物给成员们讲解了地下墙壁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主要就是砼浇筑与捣振。通过混凝土的遇水膨胀,再经过几个人的配合,把混凝土分层浇筑,通过捣振棒,使内外层密实。在墙体混凝土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后才可拆模,混凝土浇筑完成一天以后才可进行柱子模板的拆除,拆除后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措施就是涂满养护灵,且在涂养护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要均匀涂刷,不能有漏涂现象。成员们在中午歇息后,又进一步全面地了解了地下室建筑的基本原理,现场观看了施工人员的操作。部分成员虽然在坐工地电梯时感到恐高,但是依旧努力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实践任务。
之后的几天里,队长孙晓东更是带领大家在技术人员指导之下亲身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所有成员特别珍惜这样一个能够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希望通过深入工地一线了解、参与、完善、改进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活动即将结束时,很多成员还是未能很好适应工地现场的环境,但成员们依旧坚持到了最后。就像学院团委书记张二军老师临行时对大家的嘱托:“大学生只有在实践这个第二课堂中,才能得到足够的锻炼,才能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希望你们要勇于在任何恶劣的条件下工作,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发扬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在异地他乡,团队成员正在积极努力地书写着辽宁工大学子们敢于付出、甘于分享、勇于奉献的优良品质。他们期待着明天,向往着未来。

技术人员为成员讲解基坑支护的原理及工作流程

有驾驶经验的成员在驾驶工程车

团队成员在安全培训结束后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