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首页 机构设置 走进太阳石 电子团刊 文件资料 校园新闻 学院动态 青春风采 公告通知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返 回 
2014社会实践正前方(四)力学实践满堂红,农业转型在路上
发布时间:2014-07-20  浏览次数 次  发布单位:校团委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阜新作为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自2001年起走上转型之路至今已有13年。为探访阜新从“煤炭之都”转型为“农业强市”的变化,了解阜新农村民生现状并向农村居民普及科学知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15名学生干部在学院团委书记李和万及专业指导教师张智慧的带领下,于711日至715日来到阜新彰武县满堂红镇进行为期5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11日上午,力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宝进为团队做出发前讲话,希望队员们能够秉承力学精神,展现当代大学生最好的精神状态。校团委书记周志强与三下乡服务团队合影,共同启动本次实践活动。

实践期间,校团委副书记于海军、组宣部部长赵书颖、力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宝进探望了服务团队,学校及学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使服务团队充满动力。

一、走访乡村基层 体味民生百态

11日中午,刚刚到达满堂红镇的队员们就开始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地理环境状况。11-12日,服务团队步行10公里深入后房身村、二道村、姜家店等村落进行走访调研,了解村民的收入来源、家庭经济状况等民生问题,发放卫生防疫宣传单,为村民普及卫生防疫和交通法律常识,同时队员们协助技术人员进行土地确权的图纸绘画及进行实际丈量。遇到家中有小孩的村民,队员们就自发地为孩子们补课;有的村民家中电脑坏了,队员们就主动帮助维修……一件件平凡小事深深打动了农民的心,而村民带来的感动使队员们干劲儿十足。

“村民们真的太热情了”、“农村的变化真大,家里的摆设有些和城里的差不多”,队员们实践后的真实感受展现了阜新向“农业强市”转型的巨大成效。

二、纵观水库建设 体会农科发展

13日上午,队员们来到阜新市闹德海水库。他们听水库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水库的流域和分布情况,到管理水库的监控室了解水库控制和指标检测的方法,参观自来水管理站的进水塔、净水池、蓄水池以及泵站等多处场所,了解自来水水源的处理过程。

在参观水库大坝时,服务团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水库的廊道。廊道位于水下20米左右的地方,气温很低,不少队员们走过廊道之后腿都已支撑不住。“走这廊道比走昨天那十公里路还累啊”,力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药玉乐打趣道。由此,队员们不仅更深刻地了解了水库的构造以及工作原理,还真切地感受到了水库工作人员的艰辛。之后,服务团队利用自己所学的力学知识、运用电脑制图软件为水库大坝建立了力学模型,对水库的各项指标进行更深地挖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三、走近生产前沿 感受现代农村

14日,服务团队在十家子村奶牛养殖带头人边向前的带领下走访了当地的奶牛场。“如果一头奶牛生病了,它产的奶就只能倒掉。每天早上3点就要喂牛,要不牛就会饿”,听到养牛大哥的介绍,队员们不禁感受到了奶农们的不易,真正明白了平时所喝的牛奶每一滴都包含着劳动者的汗水与期望。

在对二道村和十家子村挨家挨户地走访过程中,队员们发现村民们家中大都养殖奶牛,少则几头,多则十几头,而且他们家中大都有现代化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富裕的物质生活足见农业转型带来的巨大成效。

15日上午,服务团队对当地商户进行走访调研。队员们了解到农业生产机械化解放的劳动力有了更多从商的机会,而且大部分商户的家庭条件都较富裕,这也再次让队员们感受到阜新转型带来的巨大变化。

短短的5天下乡活动很快结束,时间留给队员们的不仅仅是晒黑的肤色,更多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走访中,队员们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切实地应用到实践中,用脚步去丈量农村现如今稳定的发展。实践不仅使队员们感受到了乡村的变化、城市转型的成效,还激起了大家服务基层的动力,培养了大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实践团队在雄鹰广场进行启动仪式


走访乡村基层 体味民生百态

纵观水库建设 体会农科发展

走近生产前沿 感受现代农村


自网站建设起已访问

共青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 《太阳石之光》电子团刊编辑部 版权所有.
■  辽宁省阜新市中华路47号  邮编:123000      ■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南大街188号 邮编:1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