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火传递中国梦——记我校十二运火炬手及火炬传递志愿者
8月25日,第十二届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在素有“篮球之城”“玛瑙之都”的阜新成功举行,这也是圣火传递的第12站。阜新赛区火炬传递的主路线是由玉龙湖广场起跑,途经解放大街北段、龙湖路、人民大街,在人民大街与东风路十字路口原路折返回玉龙湖广场,全长5.8公里,由99位火炬手将全运圣火手手相传。在约两个小时的火炬传递过程中,八千多市民组成的展演队伍带来的体现阜新特色的安代舞、篮球操等表演展现了转型中阜新的蓬勃朝气与活力。
在99名火炬手中,我校第十七届校学生会主席霍文燚作为第63号火炬手参与了传递,另外,我校26位护跑手志愿者、55位点位手志愿者也在相应的岗位上共同维护圣火的顺利传递。82名辽宁工大学子,以飒爽的英姿展示出工大学子洋溢的青春活力与阜新人民热情好客、文明有礼的形象。
圣火传递中国梦,火炬手不仅是将火炬顺利传递,更要将“全民健身,共享全运”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传递下去。作为我校唯一的一位火炬手,霍文燚说能够成为火炬手参加圣火的接力传递是荣幸且激动的,同时也明白自己的责任很重。因为自己的每一个动作、表情都代表着阜新人民和学校的形象,所以每个细节都必须做到完美。交接圣火,霍文燚与上一棒火炬手相互击掌,将圣火“手手相传”;前进时,他每一步都微笑着将青春、活力的全运激情与正能量展示出来传递给他人。55.2米的距离,霍文燚严格按照演练的要求和自己事先研究的规范平稳地举着火炬前进,保证将圣火顺利地传递给下一棒。
经过前期的选拔与培训,我校26名护跑手志愿者也一路护航,以培训要求的最高规格维护圣火的顺利传递。我校护跑手姚海峰,暑假期间在黑龙江塔河实习,当他准备回学校参加培训时,连续的大雨却使得塔河至加格达奇的铁路停运,何时恢复通车无明确消息。为了不耽误培训时间,姚海峰从塔河换乘高速到哈尔滨,然后再立刻转车从哈尔滨到达沈阳,原本十几个小时的行车距离最终经过二十多小时才到达沈阳。历经许多周折,姚海峰最终在火炬传递前回到了自己的志愿服务岗位。火炬传递时,姚海峰与其他护跑手列成整齐的队伍保护在火炬手后面,而为了做到整齐划一的标准,他一遍遍重复立定、提臂、起跑等基本动作,或不断做有氧运动进行体能锻炼。护跑过程中姚海峰不敢有一丝的马虎时刻关注着火炬与周边的情况,随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所有人也都在心里默念一定保卫好圣火,保证火炬的顺利传递。
家在南方的我校志愿者,020号点位手赵林飞,为了能履行自己竞选时的承诺,在这个暑假选择了奔走在志愿与医院之间。早就计划在暑假进行眼部手术的赵林飞,在假期一开始选择先留着学校进行训练再回家手术,然而阜新连续降雨等突发事件使得培训等工作都相应地推迟了。最后,参加完前期阶段性培训后,赵林飞立刻回家进行手术,在眼睛可以受光后便戴着墨镜赶回学校参加培训。“虽然能找其他志愿者帮忙但是我还是不放心,这是我的选择,也是对圣火的尊重,我想要把这份工作做好。” 面对手术与志愿工作,赵林飞说既然选择了志愿就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正式上场,在自己的岗位上与其他志愿者一起为火炬手做指引,看着圣火传递圆满完成,体会到了完成使命的幸福感。
圣火传递当天,我校火炬传递志愿者6:20在学校集合后,随车统一到达传递现场,进入各自的岗位。与熊熊燃烧的圣火相应,传递当天的阳光也异常强烈。在高温强光的包围下,从七点开始便以军姿立在道路两旁的点位志愿者,或举着路线指示牌,或等在路边准备引领火炬手交接圣火,每个人都保持着标准的姿势持续站三个多小时。55号点位手郑茹,到达现场后因为晕车,在烈阳的炙烤下更是觉得头晕、难受。郑茹说:“连续以标准的姿势站三个多小时,说实话腿和腰都酸痛,也很晒,加上自己晕车了很难受。但是侧头看着学校其他志愿者,全都坚持着没有任何一位用手或指示牌遮挡阳光,这让自己觉得非常地激动、自豪,我们学校的学生没有娇贵地对待自己,而是以对圣火、对志愿最高的敬意在完成自己的使命。作为工大的一员,自己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放弃,一定要坚持到底。”最终,郑茹坚持到了火炬传递结束,然后随车返回寝室休息。
最终,第十二届运动会阜新站火炬传递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得到了一致的好评与赞赏。现场观众高涨的热情,让82名参与火炬传递的学子真切地感受到了全民共享全运的精神,被火炬传递的魅力所感染,也更坚定了他们全面提升自己,用热情服务全运的决心。9月1日-7日,阜新赛区将举办篮球男子18岁以下组比赛,届时我校6名礼仪志愿者和53名赛会志愿者将投入到比赛中,以最好的精神状态为全运会提供高素质的服务。

我校火炬手霍文燚与护跑手合影

我校护跑手正在为一号火炬手护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