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首页 机构设置 走进太阳石 电子团刊 文件资料 校园新闻 学院动态 青春风采 公告通知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返 回 
我校学报工作成绩斐然
发布时间:2012-02-29  浏览次数 次  发布单位:校团委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2011年12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全国199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位列389名,与300种“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的距离越来越近。较2010年相比,排名前移115位。在此之前,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于2011年4月联合发布了第二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显示,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在125种同类期刊中,排在第15名,比第一届排名又前进了4位。

自2009至2011年,三年时间,学报喜讯频传,发展迅速,不仅在各类权威机构期刊排名中位次大幅度前移,学报的质量与编辑人员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和认可。2010年,学报自然版和社科版双双获得了教育部科技司颁发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这是自然版1979年创刊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在省新闻出版局编发的《报刊审读通报》刊物中,有作者专门撰文表扬了学报社科版的办刊特色和管理制度。成绩的取得令人骄傲,成绩背后的故事更耐人寻味,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为您揭示成绩背后“转”与“改”的创新之路。

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服务意识

学报编辑部主任史庆华告诉记者,现在,编辑处理稿件的周期基本为15天,两个月之内作者就可以知道文章在什么时间发表。“有的编辑甚至在收到稿件当天就反馈意见,令作者非常惊讶。” 史庆华说。编辑处理稿件的速度是思想观念转变的最直接体现。2009年开始,学报进一步修改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编辑部工作条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编委会章程》等规章制度,定期进行理论与业务学习,逐步规范了严格的编辑管理制度,树立了学术质量第一,为作者、读者服务的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的转变带动学报工作产生了一系列变化。编辑从被动收稿转为主动约稿,在及时处理稿件的同时,还将好稿选拔出来,优先发表。编辑们的工作效率和专业素质,为其与专家、作者建立良好关系提供了基本保障。近三年来,学报投稿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显著增长。基金资助论文比例在自然版中已达到总论文的99%,社科版也接近半数。史庆华说:“从经济效益向社会效益转变,是学报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而这也正是服务意识提升的集中体现。”学报不仅对好稿实行免收版面费制度,还打破了原有付费阅读的模式,实现了电子期刊免费下载、阅读。思想观念的转变,服务质量的提升,得到了作者与读者的好评,吸引优秀稿源,形成了一批较为固定的优秀作者群,报刊质量也得到了专家与读者的认可。据新近《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学报影响因子不断攀升,在排行榜中,自然版已从原来1122名提前到第504名,社科版也在600余种同类期刊中跻身前100名。

改革工作模式,打造“阳光工程”

每篇稿件都有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的稿件不予发表,这在学报历史上还是第一次。2009年,学报成功开发了计算机远程投稿系统,所有稿件都要通过网站投稿系统在线投稿,每篇稿件都有自己的编号,也就是身份证,这正是学报着力打造的“阳光工程”。

远程投稿系统的投入使用,是学报改革工作模式的创新之举,也使学报的数字化进程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以往,学报来稿都分散在编辑的个人邮箱中,不利于集中管理,还容易出现丢稿、漏稿等问题。网站运行后,所有稿件都以电子版方式统一投稿,而且,投稿时间,编辑处理时间,稿件的审查进度都可以显示出来,实现了投稿、查稿、审稿的全网络化,不仅避免了传统工作模式容易出现的问题,也让学报的工作更阳光、透明。

学报还引入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力争让每篇稿件都成为阳光稿件。“让学报上的稿子都可以拿出来晒。”史庆华说,“这是‘阳光工程’的目的所在。而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让学报能够更上一层楼。”

在学报工作模式上,学报还进行了试办电子刊和网络版等探索,打开学校办公系统,可以发现,2012年学报第一期已经出版,自2010年至今,学报的每期电子版都会如期出现在办公网上,供全校教师免费下载和阅读,“这不仅方便读者阅读,更让我们也产生了发表科研成果的积极性。”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如此评价。 如今,学报工作模式的改革已作为经验在同行中推广,在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八届二次研讨会上,我校学报就数字化出版模式做大会经验交流,沈阳建筑大学学报主编等还亲自带队来我校学习先进管理经验。

“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是学报的工作性质。”史庆华说,“但是,如何为他人做美丽的嫁衣,如何让做嫁衣的人愿意去做,就涉及到提高编辑素质,激发编辑工作热情的问题了。建设这样的队伍,一定要有配套的政策和机制。”近几年来,学报多次派编辑参加期刊编辑培训,鼓励编辑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业务竞赛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学报编辑曾获得过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工作者,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的银牛奖,辽宁省期刊协会优秀编辑,宁省期刊编辑知识竞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在国家一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编辑学论文5篇,省级期刊2篇,在辽宁省高校学报年会中,有9篇编辑学论文参加了会议交流,其中7篇被评为一等奖,2篇被评为二等奖。


自网站建设起已访问

共青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 《太阳石之光》电子团刊编辑部 版权所有.
■  辽宁省阜新市中华路47号  邮编:123000      ■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南大街188号 邮编:1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