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里之外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我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24人,已经迎烈日、冒风雨、踩泥泞,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户外地质勘查专业实践活动。“这次实践的确艰苦,可只有在恶劣的环境下我们才能真正掌握专业技能,也只有现在多流汗,才能为自己积累更多在竞争中获胜的资本!”,团队成员杨光明同学擦着额头上的汗水,坚定地说。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是由学院团委组建的省本级重点团队,是一支地质专业的24名大三男生组成的专业实践团队,队员们调侃地称自己团队为“真正的男儿本色团队”。
实践团队队员们在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察院专业地质人员的陪同下,分组深入到牡丹江市的东宁、鸡西、绥阳、海林柴河林区等地区进行金及多金属的预查、普查及矿调。实践过程中,他们每人都是身着迷彩工作服,携带罗盘、锤子、放大镜、地图、GPS定位仪等必备物品,迎朝霞、踩夕阳,在山上工作就是一整天。白天,队员们手持GPS卫星定位器,按线路图爬山、攀岩,采取岩石标本;晚上回到驻地,在灯光下详细分析标本图样、填写岩石鉴定报告和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过程中,最令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地质勘察现场那些最为真实的自然界原貌:有体形庞大的狗熊,有尖牙恶面的野猪,有色彩斑驳的毒蛇,有小巧的野蘑菇和灵芝,有棕黄色的猴头菌……,队员们都说这是生平第一次接触到活生生的原生态自然界。
截止发稿,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已经与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察院合作,在黑龙江省各地区共完成金及多金属预查约3700平方公里1:50000地质填图,金及多金属详查约1500平方公里1:20000地质填图,金及多金属矿调约2000平方公里1:20000地质填图。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察院总工程师黄永为说;“在这些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地质人特有的吃苦耐劳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他们很有前途、很有发展!”。

实践团队成员在采集标本

实践团队成员在采集岩石标本

队员们调侃地称自己团队为“真正的男儿本色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