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学院社会实践分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在吴东旭老师的指导下,走进陕西省汉中市,寻访古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在社会实践中加深了解“一带一路”的战略方针。
寻访张骞后人
7月31日,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张骞的故里——博望镇白岩村。实践团队在白岩村上挨家挨户的询问着张骞的后人的线索。经过多方联系和打听,团队来到位于汉中的张骞纪念馆,拜访了纪念馆馆长,并了解到他就是张骞的后人。
他既是张骞纪念馆的馆长,也是张骞的第67代后裔——张利军,城固县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的一员。张馆长自豪的对实践成员说道:“我有幸参与到了丝绸之路万里行媒体团,从长安出发重温丝绸之路。即使在2000年后的现代化的今天,交通、通讯以及后勤保障完备的条件下,丝绸之路依然充满了艰难险阻。走过了荒无人烟的戈壁滩,走过了茫茫沙漠,翻越了高山,跨过了海洋,最终才抵达了罗马。由此可以想象出2000多年前的人们要走完丝绸之路是多么的艰难。丝绸之路发挥着东西方人民交流的重要作用,在丝绸之路的沿途很多家庭中,看到了我们国家生产的生活用品,中国商品已走出国门,遍及世界。”
感悟一带一路
随后张馆长带领实践成员参观了纪念馆,为大家讲解古丝绸之路在经济、文化领域所作出的贡献。期间张馆长还为实践成员讲述了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时两次被抓、却不忘国家给予的使命,伺机而动逃出匈奴的控制,继续完成自己的使命的故事。当实践队员问起张馆长古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的关系时,张馆长说到:“古丝绸之路起初是西汉为了联合月氏族夹击匈奴而开辟的,但是却意外的建成了一条各国文明、文化交流的枢纽。丝绸之路开辟以后,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联系变得更加的方便、更加的频繁、更加的直接。”张馆长告诉团队成员,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是古丝绸之路的延伸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实践同学听完感悟到:“原来一带一路这一决策包含了这么多的深意啊!看来我对十九大理解还不够深刻,要加强学习啊!”
学习永远在路上
时光逝去,历史的遗迹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在当今时代中,作为青年应该谨记十九大会议精神。习主席曾说过:“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不仅要有求学求知的热情,而且要心系国家、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为将来走上社会、投身国家建设做好思想品德、学识修养、能力才干等多方面的储备。”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实践团队探寻了张骞的事迹,在张馆长的解说下实践团队深刻了解了张骞的精神。实践队员赵帅感悟到:”张骞无疑是一个伟人,他的事迹有着激励人心的力量,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那种执着、爱国的精神。”的确,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去学习张骞一样面对困难,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尽自己所能去报效祖国与民族的精神。
采访张骞后人
张利军介绍古丝绸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