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农民老龄化趋势的迫切要求、是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六粒瓜子队的六名成员在学院社保讲师张飞的指导下利用暑期做社会实践,深入农民工团体,了解养老保险的普及程度。 走访调研,了解养老保险 为了解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运行状态,团队成员分别在阜新市政府、建筑工地和街道进行调研,他们跟政府工作人员聊天,与农民工交流,对阜新市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政府工作人员谈到,健全权利保障制度机制,农民工劳动权益才能更好地得到维护。政府要切实保障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做好农民工跨地区流动就业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工作,大力推进建筑工程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 2017年新开工建设项目的参保率达到了 99.73%,累计将4000多万人次建筑业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保障。到2017年底,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202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225万人、工伤保险7839万人、失业保险4897万人,分别比2012年底增长36.5%、24.6%、9.3%、81.2%,2018年的社会养老保险将会更完善。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又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农村生活,农民工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团体。解决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
着手问卷,聆听农民的保险要求 团队成员在走访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需求,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发放了《阜新市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运行状态研究调查问卷》。 通过调查显示,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小半,以前参加中途断保的人占调查总数的五分之一,从未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占总数的五分之二,也就是说现在没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远远低于全国的养老保险的参保率。 调查的主要人员是40-60岁的农民工,多数为男性,他们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以上,收入在3000元左右。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着一些障碍,如经济收入较低、工作不稳定到处流动和对养老社会保险政策不了解的问题。 如果政府能够降低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就能够提高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在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的同时也相应的降低灵活就业的养老保险待遇。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保障新参加的灵活就业人员晚年的体面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对财政的负担,避免出现社会保障过度依赖财政支出的现象。
因地制宜,聚焦养老保险发展 阜新市是位于辽宁省西部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近些年来,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人才的外流以及企业的改组改制的加快,导致劳动市场的衰败,一大批工人纷纷失业,以农民工为首的养老社会保险也进入了衰败期。 现阶段应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根据阜新当地客观条件,按轻重缓急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包括五大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政府尽早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分散和化解农民工所遭受的职业风险。需要对农民工的工伤进行保险,要实行社会统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按时定额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其次,根据农民工的就业和生活状况,建立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工的生活保障问题。
团队成员集体合照
团队成员进行采访
团队成员进行问卷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