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雪、团委书记王胜楠带队深入太平区实验小学,以一场趣味十足的“科技实验互动展”,为该校科技文化节注入鲜活力量。
活动自筹备之初便得到理学院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他们统筹推进活动策划、实验项目筛选与安全保障工作,明确要求将“趣味性、知识性、安全性”贯穿始终,确保活动既能激发小学生科学兴趣,又能展现理学院专业育人特色。
活动中,同学们带来的6项特色实验,让孩子们在动手体验中解锁科学奥秘,感受科技魅力。通过趣味实验展示,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可触摸、可观察的生动体验,激发了同学们探索科学的好奇心,搭建高校与小学的科普桥梁,用专业所长为同学们种下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种子。


活动现场,实验展台前都围满了好奇的学生。“空气炮”展台前,志愿者演示如何通过按压装置发射“无形空气弹”,在“嘭嘭”声中直观理解气压原理;“鱼洗盆”则让大家见识了“共振”的神奇——双手摩擦盆耳,盆内水面便泛起均匀水珠,不少学生惊叹“像会跳舞的水”;“无限影像”展台利用镜面反射打造出层层叠叠的“无限空间”,孩子们将脸凑近装置,瞬间被眼前的“多重影像”吸引;“光辉球”通电后,球体表面跃动的紫色电弧随指尖触碰改变轨迹,让孩子们亲手“捕捉”电流;“火山喷发”实验用小苏打与柠檬酸模拟火山喷发场景,当红色“岩浆”汩汩涌出时,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无弦琴”则打破传统认知,孩子们只需隔空挥手,就能“弹奏”出悦耳音阶,在互动中了解光电感应知识。


同学们不仅是实验的演示者,更是科学的“引路员”。他们用通俗的语言拆解复杂原理,手把手指导学生操作,耐心解答“为什么空气能当炮弹”“无弦琴怎么发出声音”等问题,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可触可感。太平区实验小学的老师表示,理学院本次带来的实验项目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索欲,为科技文化节增添了独特亮点。


此次活动,既是理学院科技实践育人的生动体现,也是校地联动推进科学普及的有益尝试。未来,理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推出更多优质科普活动,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