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体系,推动我校“思政+专业+实践”模式深度融合,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优秀青年,我校组织开展了以“奋进青春新征程 实践担当展作为”为主题的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校1104支实践团队,6000余名学生奔赴祖国各地,深入基层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我,以实际行动展现我校青年学子的良好风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学校特开设【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专栏,用影像和文字材料展现报道辽工程青年学子的青春实践,履行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校团委与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红途经纬实践团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本次实践以《革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GIS)构建与教学应用》为课题,结合学校“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与测绘专业特色,通过沉浸式学习与实地体验,深入挖掘井冈山精神的时代内涵。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子在专业实践中感悟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专业素养,勇担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


话初心:忠诚薪火永相传
在“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访谈教学主题课堂上,实践团成员有幸聆听了两位革命后代的深情讲述。开国少将赵杰将军之女赵进军追忆了父亲坚定的革命信念与严明的家风,核心家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家”贯穿始终。她特别讲述了父亲严禁浪费粮食的严格要求及自身垂范,并含泪提及弟弟赵建军继承父志,在抗美援越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彰显了家族为国的忠诚与奉献。隐蔽战线英烈刘光典之子刘玉平用详实的史料和深沉的情感,还原了父亲三次面临重大抉择时放弃优渥生活,深入龙潭虎穴执行任务,被捕后坚贞不屈、最终壮烈牺牲的英雄壮举,深刻诠释了何为“忠诚高于生命”的信仰力量。两位革命后代的讲述,共同勾勒出不同战线上共产党人用生命书写忠诚、以热血践行初心的壮丽画卷。成员们深受震撼,深刻领悟到赓续红色基因的核心,在于将这份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内化为价值坐标与行动自觉——永葆初心本色,勇担时代使命。这份忠诚与奉献,正是辽工程“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太阳石精神的生动映照,激励着每一位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测绘报国的征程中默默耕耘,朴实无华却光芒永存。


履草鞋:磐石步履启新程
在“学编红军草鞋”体验教学环节,粗砺的稻草与简陋的工具瞬间将实践团成员拉回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老师详细介绍了草鞋的历史渊源与精神内涵——它不仅是红军战士跋山涉水的见证,更象征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密切联系群众的革命传统。编织草鞋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搓草绳需力道均匀,编织鞋底要紧密扎实。成员们的手指被粗糙的稻草磨得发红,初编的草鞋也常松散不成形。然而,正是这种亲身体验,让大家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革命先辈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仍能以草鞋踏遍千山万水、开创革命伟业的坚韧意志。
当一双双凝聚汗水与心血的草鞋最终完成,成员们感慨万千。作为新时代测绘人,更应发扬井冈山精神,以科技赋能,用精准的测绘丈量祖国山河,用坚实的脚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部分学生感言
吴倩:今日在井冈山参与“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与“学编红军草鞋”活动,深受震撼。革命后代亲述的革命故事,是井冈山精神最生动的传承。而亲手编织红军草鞋的体验,让“艰苦奋斗”不再仅是书本词汇——粗糙的茅草刺痛指尖,简陋的鞋型诉说着当年物资的匮乏与意志的坚韧。正是这草鞋丈量了崎岖山路,支撑着革命火种燎原。草鞋与家风共同铸就了井冈山精神的筋骨与灵魂,它们如明镜,映照初心;如丰碑,昭示前路。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将时刻激励我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续写信仰与奋斗的篇章。

赵舒博:当晨光洒满红色热土,我们在革命后代的深情讲述中开启了精神的传承。赵进军与刘玉平两位老师的话语如春雨润物,将先辈们的坚守与赤诚娓娓道来——“初心”二字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成为滚烫的血脉记忆。午后,一双双粗糙却坚韧的草鞋在指尖成形。每一次编织都像是与当年红军战士的隔空对话,凝结着对井冈山精神的深刻体悟。原来真正的传承,不仅在于聆听,更在于用双手触摸体悟。我们在故事中读懂初心,在实践中感悟担当。井冈星火化作草鞋里的千缕深情和心中不灭的信念灯塔,指引我们走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