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为进一步调动全校本科生开展创新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 2025 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
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学校将组织开展 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申报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型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类型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1. 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 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 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立项范围
1. 项目选题方向重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鼓励引导大学生围绕基础学科以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关键领域开展创
新实践。
2. 其他选题项目应积极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申报。
三、申报要求
1.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申请者须是我校全日制计划内本科学生个人或团队,负责人须是 2023、2024 级学生,其他年级学生可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每名学生只能负责或者参与一个项目。
项目不得与往年立项项目或其他单位组织的项目雷同。
2. 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人可以是个人或团队,每个项目不超过 5 人;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申报人必须是团队,每个项目不超过 5 人。人员须保持相对稳定,原则上不予更改。项目
成员要求专业结构合理,鼓励跨专业开展合作,可适当吸收利于项目开展和取得成果的其他专业本科学生。
3. 项目须配有与项目研究领域相匹配的专业指导教师,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最多可配 2 位指导教师(校内),创业实践项目最多可配 2 位指导教师(校内+校外)。
4. 创新训练和创业训练项目周期为 1 年,创业实践项目周期一般为 2 年,项目必须在负责人毕业前完成结题答辩。
5. 各单位要对“大创计划”申报项目进行严格把关,为避免项目立项后变更负责人、项目组成员、撤项,以及无法结题等影响项目正常开展的情况,请各项目指导教师和项目负责人在项目
申报前慎重考虑选题及项目组负责人和成员人选。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对各单位报送的“大创计划”项目进行评审,确定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项目。
符合申报要求且有参与意愿的学生个人或团队需填写相应的项目申报书(附件 2-4)及汇总表(附件 5),于 4 月 23 日 17:00点前由学院审核后统一上交至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
办公室(中华路校园知行楼 317B 或龙湾校园行政楼 804),电子版发送至 lngdxtw@188.com,请各学院将相关材料进行排序。
附件:1.2025 年“大创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指南
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
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书
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实践项目申报书
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汇总表
校团委 教务处 创新实践学院
二〇二五年四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