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校区团工委,各学院团委:
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深化实践育人工作,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校团委、教务处、校党委宣传部、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共同组织开展2023年大学生暑
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二、参加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
三、实践内容
1.“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实践
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开展结合党史团史的理论学 习、宣传教育活动,寻访红色文化资源、参观红色基地、对话红 色人物、宣讲红色故事,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贯通起来,持之 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根据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安排,积极开展 “上好一堂红色课、组建一支实践团、形成一件好作品、开展一 次交流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
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2.“大调研·感悟发展成就”专题实践
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围绕社会观察、国情考察、基层治理参与、特色产业调研等方面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形成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投身强国伟业。鼓励师生围绕学科专业特点,前往与学科专业结合紧密的行业领域走访、调研,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企业科研攻关一线、生产一线,砥
砺实践,知行合一,考察行业领域发展现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3.“促振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题实践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关注乡村发展变化,贡献我校青年学生的智慧和力量。结合“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有关安排,鼓励师生深入乡村,特别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引导广大高校师生厚植家国情怀,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实施教育关爱、爱心医疗、科技支农、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为服务
乡村振兴和城乡社区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4.“进社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专题实践
根据“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工作指引,围绕我校校地合作赋能市域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行动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合作,深度共建,创新研究,形成品牌,着力打造志愿服务“金名片”、赋能基层社区“微治理”、开创校地合作“新局面”,在阜新市
全面振兴和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中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5.“立新功·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专题实践
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 精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的实际行动,是辽宁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践团队应立足于服务东北振兴和阜新市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聚焦辽宁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和高新区发展需求,开展项目市场调研与落地实践,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体经济创业项目。鼓励师生结合创新项目开
展市场调查、成果转化、试用推广,发挥教育引领功能,深化科
技实践育人成果,为孵化科研创新项目进行市场论证。
6.“聚同心·共促民族团结”专题实践
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鼓励我校新疆籍、西藏籍大学生开展“聚同心·共促民族团结”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和观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现状,充分感知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好民族团结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返家乡·触摸家乡脉搏”专项实践
围绕团中央2023年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安排,通过“返家乡”系统,积极申报实践岗位,以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网络“云实践”等活动为主要形式在实地开展实践活动。用双手触摸家乡脉搏,热爱家乡,服务社会。学生需自行关注“创青春”公众号,
选择“返家乡”栏目进入小程序参与岗位报名与岗位对接。
四、工作流程
1.自主申报(6月21 日之前)。学生需设计好社会实践方案和安全预案,并向所在学院团委提交社会实践申请,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实践活动。各学院结合参与实践总人数和团队申报具体情况,择优推荐至多10个团队参与校级暑期社会实践重点
团队的遴选。
2. 全面实施(7-8月)。各学院团委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
定开展实践活动时间。鼓励团队和学生积极参加“2023年‘三
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征集”“镜头中的三下乡”“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等系列线上活动,努力推进社会实践成果培育转化的同时,对优秀实践团队及典型做法进行
宣传报道。
3. 效果评估(开学后前两周)。各学院团委组织实践个人上传实践报告、活动图片等成果至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管理系统,根据学生提交的材料给予学分认证并核定相应的成绩,开展本次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和经验交流分享。同时积极推进社会实践成果 培育转化,将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和感悟思考等成果转化为建设 性意见和举措。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调研成果基础上形成作品,积极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红色专项活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
之旅、2023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等。
五、相关要求
1. 突出主题,注重实效。各学院要深入聚焦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紧密围绕实践主题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引领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厚植学生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在形式内容上力求深入深刻、在效果导向上力求触动思想,反对“形式主义”“摆拍作秀”,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更加理性客观、更加全面正确的思想认识,做到
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2. 全程指导,确保安全。各学院要切实发挥指导与管理作
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坚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等各类风险。开展实践前,团队及指导教师要充分研究形势,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团队成员应自觉遵纪守法,及时关注实践地突发的事件,做好安全防控应急预案和各项配套工作方案,安全有序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过程中,应与学院及指导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汇报行程,听从学院安
排。
3. 积极宣传,创新形式。各学院加强实践成果的宣传总结,强化典型引领,注重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实践过程和成果进行展示宣传和推广转化。成立暑期社会实践宣传报道团,对社会实践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实践团队和典型做法进行宣传推广,扩大
社会实践的影响范围。
请各学院团委于6月20 日之前完成本学院实践项目审核,并在6月21 日17:00前将电子版材料《2023年校级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遴选申报表》(附件1)、《2023年校级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遴选汇总表》(附件2)统一发送至校团委邮箱,纸质版材料一式一份分别交到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知行楼317
和葫芦岛校区行政楼804。
电子邮箱:lngdxtw@188.com
联系人:张裘同13464897177(阜新校区)
张 驰15040952329(葫芦岛校区)
附件1:2023年校级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遴选申报表
附件2:2023年校级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遴选汇总表
共青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
中共辽宁工大委员会宣传部 中共辽宁工大委员会学生工作部
二○二三年六月十六日
附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