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共谈“新” ——大学生记者团 张成龙 我:时间犹如白驹过隙,2016年的余热还没有散尽,2017年的号角已经吹响。时光老人打开了一页新的篇章,等待着我们去书写、去创造。如今再来翻开旧章节,细数属于2016年的新动态。 你:《第一章:校园新》从校学生创新团队荣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到承办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从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站落户我校到举办“新媒体新思享”新媒体工作交流活动;从两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圆满结束到副校长张佐刚率团出访越南和柬埔寨等等,彰显出2016年学校日新月异变化和发展。《第二章:国家新》军队改革全面展开,7大军区调整为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国务院批准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中国航天日”;在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十一次峰会;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017年维加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教授等等,这彰显出国家繁荣富强、长治久安的新局面。 我: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总而言之还是创新力的不断体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简洁隽永的古语更适合这个时代,它折射出不断更新自己、主动适应时代、积极推动发展的向上朝气,沉淀为中华民族思想观念的精髓。这样的观念,表现于文字,潜藏在心灵,塑造着气质,决定着命运。创新精神,这一中华民族鲜明的禀赋、中华文化深沉的内蕴,正是我们不断创新的思想源泉,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你:新年新气象,元旦刚过不久,年味儿已经散进了千家万户。‘新年’的意义,代表着热闹、欣喜、新的开始和新的希望。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既然星光已经灿烂,既然快乐流淌在你我心田,既然春风即将轻抚你我涓涓细流的涟漪,那就让我们重新开始,重新审视自我,重新定位自我的目标,重新启动自我的便捷的发动机,携“创新”之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行,前行,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