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为船,创新作桨——创新学院孙凯老师面对面 ——大学生记者团 葛飞 目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许多高校也高呼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中国社会,一场与创新的博弈正在进行。但到底何为创新,怎样提高创新能力,相信很多同学心中都有疑问,为此,我们采访了我校创新学院孙凯老师,请他来解开我们心中的疑问。 相信许多16级新生在上大学之前从未参加过创新活动,上大学后想参与但又什么都不会,不知该怎么做。孙凯老师给出非常可行的建议是:“大一新生是这个校园里最年轻最什么都不会的,所以要先丰羽翼,至少要有一项擅长的,比如写产品介绍,做ppt,做动画,图片处理,视频处理。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要多参与,找到自己的兴趣,并让它成为你的专长。”孙老师还说:“要对创新活动有兴趣有热情,并且可以坚持下去。”在交谈中得知,他和他的学生在设计一件作品时,直到做得非常完美才会停下,用孙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对它上瘾”。 对于创新,孙凯老师是这么理解:创新就是用一种更好的方法去解决我们面对的问题,或者说用一种更好的方法,去代替之前我们觉得不够好的方法。它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关键在于,平时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要想办法解决,要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久而久之,思维上形成一种习惯,创新就得心应手了。 谈起自己的创新历程和获奖经历,孙凯老师也是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创新,其实并不难,但确实需要人愿意提拔你,帮助你,一个人在创新路上会走得很艰难。孙凯老师讲述了自己白手起家的创新经历:当初他差点放弃创新事业,但坚持了下来,四人团队一步步壮大,发展为几十人的团队。他说自己的第一个作品获奖后,更有了拼搏的动力,创作的热情,在学院和学校大力支持下,他继续自己的创新事业,不断钻研,不断开拓创新,现在已经达到很高的高度。实验室的橱窗里,摆满了各种奖章和奖杯,墙上贴满了孙老师团队参加活动的照片。 “苦心人,天不负”。他曾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第11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阜新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201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就在今年,孙老师获得了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这是鲜有人能得到的,也是极高的荣耀。此外,孙老师还带领他的学生获得本科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三等奖的荣誉,并多次带领学生走上国奖的赛场,成绩非常优秀。 在创新的道路上没有天生的强者,孙凯老师的创新历程告诉我们:要多学习多交流,没有人天生会什么,如果你有梦想,就让梦想为船,创新为桨,在逐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