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首页 机构设置 走进太阳石 电子团刊 文件资料 校园新闻 学院动态 青春风采 公告通知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电子团刊 >> 正文 返 回 
【92期】那一年,我们初相遇
发布时间:2013-06-05  浏览次数 次  发布单位:校团委 发布人:大学生记者团


90°——转角相遇

那一年,我们初相遇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每每回想当年,在那个弥漫着期待与梦想的夏天,提着行李箱踏进自己的“新家”,见到一张张陌生面孔的时候,初见时的美好在回忆里闪现。

【主人公】外语系外语12-3班 马美琪

【初相遇】“公寓里面会是什样子呢,室友们又是什么样子呢?”强烈的好奇心掩盖了心中因劳累带来的疲倦与烦躁。进入寝室,看到三个忙碌的身影,然后彼此相视一笑,传递出的暖意足以让所有语言黯然失色。没有初见的陌生感,没有客气的寒暄,一句“我来帮你拿”顿时驱散了我心中的那份拘谨。忙碌过后,四个人摊在床上开了一个提前的卧谈会,一起分享了兴趣爱好、家乡美食、奇闻异事。以后的每天,我们的步调更是从容的一致:一起军训,一起聊天,一起抱怨,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从一个人的陌生茫然到四个人的酸甜苦辣,慢慢的,那些平凡的日子变得不再单调,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在这个方寸之地,演绎着属于我们的未完待续。

【主人公】公法学院社保11-2班 施凤冉

【初相遇】有一间屋子,住着3个大连人,地址为303,它叫做寝室;有一种衣服,春夏各一件,同款不同色,它叫做寝室服;有一种疾病,会哭也会笑,幸福却永存,它叫做寝室情流感。我和我的室友都是这种“疾病”的感染者,发作时,会在刚迈出楼口时,伴随着齐刷刷的一声“走你”,将手中的垃圾袋抛出完美的弧线,最后再走到垃圾箱面前,把它捡起扔进垃圾箱里;会手拉手一起闯红灯,还互相指责不遵守交通规则;会把灯关了开寝室夜谈会,开怀大笑时互相提醒不要影响别人休息,伤心流泪时有温暖的拥抱,有可依靠的肩膀。现如今,我已经大二了,时间在推移,寝室服在更换,与此同时,这种无法用语言承载的病情也在加重,我们不愿治愈,因为它比砂糖更甜。

【主人公】材料学院焊接10-1班 张文杰

【初相遇】最初来到心中早已向往的象牙塔,我是兴奋和自豪的,匆匆办好入学手续,我便已迫不及待地奔向即将生活四年的寝室。起初见到室友只有陌生感,但或许因为学生时代的我们都性格开朗,或许因为我们要在一起生活四年,更或许我们今后要共同承担许多风雨、分享几多欢笑,很快我们便彼此熟悉。几天后的军训生涯,我们相互鼓励,用笑声驱散疲惫,以理想打气加油,晚上打好的热水,早晨杯子里的清水,热腾腾的早餐,清凉的雪糕,让我们共同走过那看似艰辛的军训时光。也许争吵过,也许打闹过,只是那句“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依然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同历风雨,共看彩虹!我们说好了“一起奋斗,一起拼搏,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

【主人公】公法学院行政09-1班 郝小娜

【初相遇】2009年的8月23日,我们七个人第一次聚在这个即将同住四年的小家,开始了我们的“同居”历程。简单的上下铺寝室结构和有限的空间成为了我们集体讨论的第一个话题,艰苦的军训是我们第一次同甘共苦的经历,黝黑的皮肤是我们共同的特点,初入学的懵懂让我们做什么事都充满胆怯。室友之间的感情不如爱情轰轰烈烈,却在一件件小事间慢慢累积,坚固如磐。如今,大四的我们再过40天就要各奔东西。可能以后再也不能一同吃饭、一起开心、一个时间睡觉和醒来、一起讨论火热的电影和无聊的八卦、一起卧谈到零点、一起走在熟悉的常青路上……但是,感谢她们,陪伴我走过这段青春最美的年华。


自网站建设起已访问

共青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 《太阳石之光》电子团刊编辑部 版权所有.
■  辽宁省阜新市中华路47号  邮编:123000      ■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南大街188号 邮编:1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