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生 ——访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 韩宇 “不想动地感天,不图美名流传,只愿付出自我,默默无私奉献。”一首《志愿者之歌》唱出了韩宇的心声。韩宇,应用技术学院09级的学生,曾任班长、系学生会主席,2012年8月他积极参与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活动,在四川省汶川县进行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没有太多理由,只因那个志愿服务梦想: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接受采访时,韩宇正在四川省汶川县国土资源局从事规划利用与保护服务工作。汶川,一个曾经让无数国人心灵震颤的地方,地震破坏性让这座城市的重建成了历史性的难题。然而,韩宇毅然决然地选择把自己一年的青春奉献在这里。“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的时候,我的内心就有想去汶川志愿服务的冲动,但由于学业原因,未能如愿。事隔多年,当这样的机会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时,我依旧是义无反顾的,希望现在的自己能为汶川的重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初到志愿服务的地方,韩宇与其他同来的志愿者一样面临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考验。环境的恶劣需要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强健的体魄,语言沟通的障碍也要求志愿者们必须在下班后不断练习四川话,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样的生活枯燥而忙碌,志愿者们早已找不到校园象牙塔里的安逸,却依旧坚守着心中的那份执着。持续八个月的志愿服务是一种能力的挑战,更是一种毅力的磨练,但汶川地方团委悉心为他们安排好生活中的一切,让这些身处异乡的志愿者们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回首八个月的日日夜夜,令韩宇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他们参加的特教联谊活动。活动中,韩宇被特教学校里孩子们的纯真深深触动:那是一群十多岁的孩子,唱歌的时候坐得端端正正的,非常陶醉。坐在后排的男孩做出手握话筒的样子,唱完后还不忘为自己鼓掌,纯真可爱。 “他们很听话,没有我们10多岁时的叛逆,他们并不反抗什么,只是活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脸上永远挂着满足、幸福的笑容。他们不需要知道太多,只要缝好一颗扣子就可以开心满足,他们心中的美丽世界已让他们无比酣畅。”韩宇颇为感慨地说。其实,这些孩子需要有人带给他们知识,伴随他们成长,教会他们如何接受爱、如何给予爱,韩宇是这样的人,千千万万个志愿者也是这样的人。 (校团委大学生记者团 刘金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