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季耕耘,一朝花开 夜已深,闷热的屋外静得连一丝风都没有,屋内却是一番忙得不可开交的画面。虽时处暑期,却有一行人有条不紊地处理着他们白天调研所得的数据,他们来自重庆、河南、河北等各个地方,因为心中的一腔热血,因为学以致用的信念,因为彼此的情义,他们汇聚在一起。奔走于市井街头、居民社区、学校企业,不畏炎炎烈日、不惧重重考验的辛劳成果,他们就是来自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行政12-2班的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城市公共交通满意度调查团队”。 第一季·初试锋芒 2013年的盛夏,有一个名为“公交事业调研”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走于阜新市一环、二环、三环、8路等公交线路,进行着关于阜新公交系统满意程度等方面的调研。经过几日的奔波,团队成员们发现了实践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比如在公交车上发放问卷时,经常遇到被调查者着急下车的状况,如果追问不仅影响被调查者的心情,还影响了问卷结果的真实度;调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部分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无法填答问卷等。针对这些问题,队长廉美含召开团队会议,大家各抒己见,提出应在人员聚集的地方,例如商场、公园等地进行调查,不能只局限于公交车上。而遇到不识字的被调查者,队员们必须一项一项地读给他们听,让他们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通过团队所有成员的努力,500份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圆满完成。“公交事业调研”团队被评为了2013年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他们不仅发表了专业方面的论文,还完成了一份细致科学的调研报告。在报告中,他们提出了一些和公交系统有关的建议,例如公交站点处安置遮阳棚,公交车内贴上 “文明礼让,尊老爱幼”标语等。后来,他们乘坐公交车时,惊喜的发现公交站点处安置了遮阳棚,车内也贴上了标语……他们突然间觉得暑期社会实践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 第二季·重塑梦想 2014年的盛夏,九位志同道合的青年再一次在队长廉美含的带领下,开始了名为“调查城市公共交通满意度调查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他们从阜新出发,先去往本溪,后转战沈阳,围绕着城市公共交通满意度进行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调研。队员徐晓婉、王天怡的家恰巧就在本溪,这给了这一行人莫大的帮助。她们的父母为了给孩子们腾出空房,甚至搬到了亲戚家去住。 “叔叔阿姨每天都会去早市采购最新鲜的蔬菜水果,当我们睡醒的时候,热腾腾的饭菜已摆在桌上,那种感觉让大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队员们纷纷回忆道。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他们采取三人一组的编制,三组成员分工明确,沿着公交路线,围绕居民社区,走访商场超市,分别派发问卷,在商场售货阿姨、复印社老板等好心人的配合与帮助下,本溪的调研顺利完成。兴致高涨的队员们一录完数据,顾不上休息就奔赴了沈阳,可谁知在沈阳却遇到了挫折。队员们不仅在各繁华路段的问卷调查惨遭市民拒绝,甚至在某商场发放问卷时,被保安人员驱逐,一行人悻悻而归。他们再次像去年一样召开临时会议,经过洽谈协商,队友们一致认为可以把调研的突破口放在学生身上,于是他们调研的重心转向了沈阳的各所高校,通过学生及学生家长们的配合与支持,沈阳地区的调查问卷顺利发放与回收。那段日子队员们每天都会忙碌到深夜,什么时候把手中的问卷录入完毕什么时候才能安心入眠。在团队指导教师王洪涛和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团委书记林媛媛的指导和帮助下,“调查城市公共交通满意度调查团队”再次获得了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连续两年荣获校级最高资助。 一朝花开,喜收硕果 历时一年多,先后经历了三所发展程度不同的城市,“城市公共交通满意度调查团队”取得了很多成果。该项目先后获批院“求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专业方面,根据两次调研的结果,团队成员共公开发表4篇论文。“从调研的活动策划到论文的撰写修改,从社会实践的新闻报道到校级暑期社会实践资助评比的答辩,老师们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的帮助和指导。所以有这样的成果,对我们而言是惊喜,却并不意外。”队长廉美含感激地说。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团队的友谊,合作的精神,坚持的品质。两季的辛勤耕耘,只盼那一朝花开的芳香…… (校团委大学生记者团 汪章辉) |